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9-16 07:57:37

嬴秦篇第十六远交近攻

秦昭王时期,魏冉凭借拥立昭王的功劳以及与昭王的舅甥关系,深受宣太后宠信,对内独揽大权,总领国政,一生四任秦相,且党羽众多;对外力主向东扩张,利用积极灵活的外交手段,配合正面作战的秦军,屡次击败山东诸国。昭王十四年,白起率领秦军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二十三年,秦国参加燕与三晋结成的合纵同盟,举兵伐齐,大破齐军,几乎灭亡齐国。二十七年,秦军进攻赵国,占领代地光狼城。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拔鄢等数城。次年,拔楚都郢,秦国于此设置南郡,楚国被迫东徙都于陈。期间魏冉多有谋划,可谓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因功被封为穰侯。然而,在击败齐、楚两大强敌后,魏冉醉心于玩弄权术,假借秦国武力专注于进攻齐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跨韩、魏而远征,夺取陶邑,为己加封,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此时,一位来自于魏国的说客改变了这一切。这名说客名叫范睢,魏国人,自幼博学机敏,多谋善辩,曾欲求仕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只得委身于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后因跟从须贾使齐,被诬通齐卖魏的罪名,险些丧命,幸好得郑安平相助,易名“张禄”,暗地里跟随秦使王稽入秦拜见昭王。召见之时,范睢首先为秦昭王分析了秦国所面临的形势。其认为:秦国四周均有要塞可守,北有甘泉、谷口可守,南有泾、渭二水为限,右兼陇西、巴蜀,左据函谷、崤山,秦军锐士已有百万,战车千乘,百姓淳朴而勇于为国奋战,局势有利时,可出关征讨,形势不利时,则可守关拒敌。秦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勇猛善战的军队,完全有能力去控御山东诸国,称霸天下的大业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但是,秦国至今还偏居西隅,霸业未成,实在让人痛心,究其原因就在于秦国战略上的失误。秦相魏冉派军越过韩、魏攻打齐国,这是大大的失策,派出军队少,不足以给齐国造成损失;派出军队多,千里供给,则有损于秦国。如果打算尽量少派秦军,而尽可能让韩、魏出兵拼死攻打齐国,这样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于情于理都是讲不通的,只能造成同盟的背离,一旦盟国间关系出现裂痕,越过韩、魏攻打齐国的行为将变得更加危险,非但不能为秦开疆辟土,甚至可能丧师辱国。当今天下,韩、魏两国居于中原腹地,是为天下的门户,秦国东扩必由于此。秦国若想称雄诸侯,以往奉行的传统“连横”政策足以,但若想进取天下,该策略就显得重点不明、力不从心,因此秦国应该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即对距离秦国远的国家,进行拉拢结交,而对距离秦国近的国家,则集中力量去攻击削弱它。如此一来,就可以达到“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的效果。同时,范睢为昭王规划出实施“远交近攻”战略的具体步骤:先结合利诱与威慑两大手段,亲附控制韩、魏,借以威服楚、赵,从而迫使齐国亲秦,然后回过头来再消灭韩、魏。如此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得一地是一地,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逐步兼并天下。秦昭王对范睢的论断大为佩服,拜其为客卿,共同谋划用兵攻战之事,并且调整国家战略,将韩、魏两国作为秦国东扩的重点。昭王三十九年,昭王用范睢谋,派兵伐魏,攻占怀。两年后,又攻占邢丘。昭王四十二年,范睢又为昭王谋划攻打韩国,首先攻占地处韩国咽喉地带的荥阳重镇,将韩断为三截,陷其处于危亡之中,不得不听命于秦。经过一系列征战,秦国国势越发强盛,山东各国无不畏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