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2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0-10-09 08:12:16

明宗辞世 十二

2020-127

在天津桥事变后的第六天,在宫中长期卧病,又因为儿孙丧命而几尽心死的后唐老皇帝,终于结束了心理与生理上双重煎熬,病逝于雍和殿,享年六十六岁。稍后,按冯道与卢文纪的建议,李嗣源被追谥为:“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葬于徽陵,具体地点在今河南省孟津县送庄乡送庄村东南。

与把皇帝当得极失败的前任庄宗李存勖不同,明宗李嗣源在后世一般都得到了不错的评价,常常被誉为五代的第二明君。虽然从前文中我们也看到了,李嗣源执政的这几年,其实天下就没有一天真正太平过,但好坏往往是靠对比衬托出来的,放在五代来说,明宗在位的这七年,已经算得上是“年谷屡丰、兵革罕用”的小康年景了。

如果说“兵革罕用”实际上是反应了明宗的消极,是靠着他对统一进程的放弃,和对一些割据强藩的无奈妥协才换来的有限成果,并不太值得颂扬。那么“年谷屡丰”,李嗣源则是真正做出很多正面努力的。

明宗靠精简各种政府机构(其中,李嗣源的后宫编制,在有记载的文献中可能是史上最小的)、历行节俭减少了政府开支,在此基础上多次降低税赋、徭役,让利于民,让民众有了安心生产,真正能够改善自身生活的动力。比如,李嗣源先后减少、取消了“曲钱”、“桥道钱”等杂税;规定征用民伕劳动一次不得超过十五天,“不可失信于小民”;限制民间高利贷对贫民的盘剥,规定不论年限,利息最多不得超过本金等等。不过,要论李嗣源在内政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举措,还是他对税收加耗制度的改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