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1-24 21:07:06
【纵观整场战役,这高唐州打的很艰难,虽然最后侥幸获胜,那也是惨胜。攻城的一方先天就处于劣势,而高廉又有法术相助,如果不是公孙胜及时赶到,再拖几天,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虽然说梁山好汉此行只抢了高廉的家和高唐州的府库,并且撤退的时候号称“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可你有没有想过,府库和高廉家的钱粮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百姓手中得来。
就梁山的运行模式来说,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见义勇为替天行道的团体的,先不说梁山上人渣密集这个问题,这个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寄生虫一样的存在。因为这个组织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他整个运行的成本完全需要从外界抢夺而来。梁山头领这么多,唯独不见有哪个头领是负责种地的或是开工厂的。
梁山这种组织其实也就是国家机器的雏形,国家可以向人民收税,可梁山规模太小,除了打劫和被收编,完全没有别的出路。梁山不是人民的大救星,而是官场渣滓们开辟的第二战场。
从雷横抢着去杀高廉的情况来看,梁山上争功或者说争宠的情况已经显现出来,雷横作为前国家公务员,深知抢头功巴结领导对以后晋升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功算是他抢到了。
我之前说过,梁山是柴进下的一步棋,可以在丹书铁卷不好使的情况下,也就是皇上要灭他的时候救自己一命。可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自己在阴沟里翻了船,还是帮别人开船的时候在别人的沟里翻了船,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梁山这步棋走对了,他捡回了一条命,不过就因为这点儿小事儿这么早的去当土匪,我想柴进他也是心有不甘,不过我觉得,他此时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受招安了。
高廉会魔法,这是个很好的噱头。从此开始,以后的故事中,出现妖魔鬼怪玄之又玄的情节的频率逐渐提升,其原因无非是主角们都要聚齐了,并且梁山好汉的活动空间太小,屁大个地方没有太多的故事矛盾,现成的人物故事也都快用完了,所以只好用神话魔法来吸引观众,这就跟电视剧里“戏不够,打来凑”一个道理。】
日期:2016-02-12 22:33:31
高俅知道自己的弟弟被杀,报请皇上剿灭梁山贼寇,皇上让高太尉随便调兵,高太尉说不用太多人,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那就是呼延灼。
【这个呼延灼大家都知道,他是宋朝开国将领呼延赞的后代,他家的故事专门还有一部小说叫《呼家将》。刘兰芳老师还说过《呼家将》的评书,据说当时风靡一时,很可惜我没有听过。
所以说这个呼延灼可谓是名门之后将门虎子,纯正的军N代,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
在皇帝眼里,著名球星高俅那可是说啥是啥,赶紧准奏,立刻下圣旨把呼延灼调来北京。
见到呼延灼,高太尉和皇上都很开心,这个呼延灼看着就像能成功的样子,赶紧赏了一匹踢雪乌骓马。这马不用我再说了吧,之前已经说过了。
见完皇上,呼延灼和高太尉回到殿帅府详谈。呼延灼说这梁山上能人不少,光靠他自己还是不保险,如果能找两个人来那肯定成功。
高俅一听高兴了,说你要找谁啊。
呼延灼说你等会儿。
这正是,宛子城重添羽翼,梁山泊大破官军。且教功名未上凌烟阁,身体先登聚义厅。毕竟呼延灼对高太尉保举出来的是哪两个,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诗曰:
幼辞父母去乡邦,铁马金戈入战场。
截发为绳穿断甲,扯旗作带裹金疮。
腹饥惯把人心食,口渴曾将虏血尝。
四海太平无事业,青铜愁见鬓如霜。
不卖关子,呼延灼保举的两个人分别是百胜将韩滔和天目将彭玘,一个用枣木槊,一个用三尖两刃刀。
【槊,就是长矛,而这个“枣木槊”我查了一下,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这也正常,毕竟这些古兵器能留存下来的数量不多,又没有图纸之类详细描述的东西,难免会失传。
一种解释是用枣木做柄的槊,另一种解释是,槊头的形状类似于狼牙棒前面装枪头的一种槊。
我更倾向于第一种,第二种我认为是跟“枣阳槊”的混淆。
三尖两刃刀这种兵器之前说过,大家对于它的形状看法比较一致,就不多说了。】
高太尉听呼延灼保举两人,觉得很靠谱,立即应允,着枢密院差人星夜赶往两人驻地,命令二人火速入京。
一个星期左右,两人到达京城,参见了高太尉和呼延灼,高太尉看两人练了些套路,很满意。
看过表演,高太尉和呼延灼等人来到殿帅府,商议军机重事。所谓“军机重事”无外乎就是钱粮装备。
高太尉问呼延灼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人马,呼延灼说每人手下一万千人左右。
高俅让他们每人回去调三千骑兵,五千步兵,约定日期一起出发。
呼延灼说:“太尉啊,这个,人我是有,训练的也行,不过装备不太行,一个个破衣烂衫,我要是重新购置装备,不免要误了时间,还请恩相宽限几日。”
高太尉说:“这事儿啊,不叫事儿,直接去库里拿,随便拿,弄的像样点儿,别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