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7-21 21:06:36
第四十七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诗曰:
聪明遭折挫,狡狯失便宜。
损人终有报,倚势必遭危。
良善为身福,刚强是祸基。
直饶三杰勇,难犯宋江威。
【这诗写的不太明白,特别最后一句不理解,宋江有个毛威,让人打的找不着北。】
遇到这人是鬼脸儿杜兴,以前杨雄在蓟州府救过他。杜兴问恩公为何来此。杨雄把从杀潘巧云一直到偷鸡被人追杀这一路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杜兴说他有办法救时迁出来,他说这独龙冈不单单只有祝家庄,在祝家庄的西边是扈家庄,东边是李家庄。这三个地方一共有一二万的军马,其中以祝家庄最牛,为头的祝朝奉带着三个儿子,祝龙、祝虎、祝彪。还有个教师叫铁棒栾廷玉,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前介绍周侗的时候顺便提过一嘴,这栾廷玉是周侗的师弟,所以实力不容小觑。】然后就是扈三娘他家,再就是扑天雕李应的李家庄,杜兴正是在李应手下打工。于是杜兴就引荐杨雄二人去见李应。
来到李家庄见到了李应,李应一口答应,立时写了封信派人给祝家庄送去了。然后对着杨雄石秀道:“二位壮士放心,我这一封信肯定好使,你们就擎好儿吧!”
很自然的这封信没好使,要是好使了,就用不着双修生死书了。于是接着又写了一封,还让杜兴亲自送去。
这次也没成功,祝彪当场就把书信撕的粉碎,杜兴还让人家三兄弟骂了一顿。杜兴回来跟李应把情况说了,李应当时就怒了,立刻去房里披上一副黄金锁子甲,前后兽面掩心,穿一领大红袍,背胯边插着飞刀五把,拿了点钢枪,戴上凤翅盔,点起三百庄客,领着杜兴、杨雄石秀来到了独龙冈前的祝家庄。
站在门口骂了一顿大街,祝彪出来跟李应放对,祝彪不是李应对手,打不过往回跑,李应打马就追,祝彪回手一箭,李应躲闪不及,被射中胳膊。杨雄等人赶忙上前救了,一溜烟跑回了李家庄。
李应拔了箭躺在那休息,这回算是彻底服了,长叹一声道:“唉,我只能帮你们到这了。”
虽然没有成功,杨雄和石秀还是十分感谢李应的,这个方法行不通,两人只好辞别了李应和杜兴赶奔梁山。
两人来到梁山,众好汉以为他们是抛家舍业专门来入伙的,都十分高兴,聊着聊着,两个人就说到时迁偷鸡被抓,李应双修生死书这事上了。
晁盖一听这事,大怒喝道:“孩儿们!先把这两个货给我砍了再说!”
日期:2015-07-22 22:20:02
宋江慌忙劝道:“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
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个个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如何?孩儿们,快斩了报来!”
宋江劝住道:“不然!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却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是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
吴学究道:“兄长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
戴宗便道:“宁可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众头领力劝,晁盖方才免了二人。【上面的这一切,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政治斗争,最后的结果是晁盖完败。
杨雄和石秀是戴宗招来的新员工,而戴宗是吴学究的熟人,吴学究又已经站到了宋江一边,也就是说,杨雄和石秀虽然目前跟宋江没有半点关系,但最终一定是宋江一派的,这也是晁盖选这两人发起挑战的原因,直接做掉宋江的亲信,晁盖是不敢的,所以只好先用这两人试探宋江的底线。
试过之后晁盖发现,自己还是太嫩了,这老大的位置已经被架空了,他已经变成了傀儡老大。并且他的内心一定暗自艹了吴学究的大爷一百多遍。
宋江是如何胜利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抛出了梁山的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宪法,那就是兄弟情义。这样一来,晁盖便无言以对了。
抛去梁山领导层政治斗争这事不谈,单单从企业文化来说,用“兄弟情义”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极其不便于管理的。因为“兄弟情义”是一种平行关系,在三两个人的小团队之中倒没什么问题,一旦整个团队的人数急剧增多,那么就会在命令传达上出现诸如“我凭什么听你的”之类的问题,这种情况极其容易导致团队的瓦解。所以要组成一个大的组织,就必须拥有上下级关系明确的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和儒家的“三纲五常”便是上下级关系非常明确的企业文化,所以说“以孝治天下”也可以理解成“你得爱你的长辈,长辈说啥你就干啥,另外,我特么是你干爹,你给我老实点儿。”说白了就一个字“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