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儒最初是殷商从事丧葬的神职人员,革命之后“王官失守”,光荣扫地,但继续穿着旧服饰,信奉旧鬼神,四出营生,虽自尊,却不为人所尊。处于周文化的包围中,更本着“非暴力”的态度,故显得柔弱不振。在周人总结卜筮反思信仰的大时代里,“先进于礼乐”的殷遗民似乎也完成了对以丧葬事务为核心的“整理国故”。作为“二等国民”的儒钻营本职,并使其世俗化,更通过对故家旧俗、流风善政的反思,逐渐有了新气象。孔子常自筮,他说五十以学易,人生便能基本圆满了。孔子也表示不能再以德报怨,而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系列转变终于使儒堂堂正正地站立于社会上。儒家之诞生,应得益于殷周神学文化之沉淀。

最后来看《列子》书中一个充满隐喻的故事,说宋国有个叫“华子”的男人,中年时得了健忘症,行止颠倒,混混沌沌,全家都为他苦恼。先后请来“史”、“巫”、“医”来治,均无效。这时鲁国有个儒生自荐说能治好他的病,华子的家人便承诺以一半的家产作为报酬。儒生表示之前的治法本来就无用,应试着变化他的心灵,改换他的思虑。儒生于是脱掉华子的衣服,华子便去寻找衣服;不给华子吃饭,华子便去寻找食物;把华子关在黑暗处,华子便去寻找光明。之后儒生又单独和华子在室内待了七天,华子的痼疾一朝散去。但华子清醒以后却大发雷霆,休妻罚子,并拿起戈矛驱逐儒生。宋国人把他捉住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华子说:“过去我健忘,脑子里空空荡荡不知天地之有无,现在突然明白了过去的一切,数十年来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千头万绪纷纷扰扰全部出现了。我害怕将来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还像这样扰乱我的心,再求须臾之忘,还能得到吗?”子贡听后很奇怪,将此事告诉孔子。孔子高深地说:“这不是你所能懂得的啊!”回头却叫颜回把此事记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