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3-27 20:39:52
如果我们俩算生活的比较好的L,我们也不是希望别人羡慕,乃至嫉妒,甚至恨我们。
一个人的一生,真正有价值有力量的日子其实少得可怜。
有功夫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好好过自己现在的日子。
有功夫嫉妒别人,不如反省一下自己有那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有功夫恨别人,不如好好爱自己,爱自己身边的人。
最可笑的人就是,自私却又总是把眼睛盯着别人的生活中。
这样的人,自己过不好,是活该;这样的人,不配拥有幸福。
我不会炫耀自己过得有多好,因为我实际上过得特别一般,开句玩笑说,给帝都的人均工资拖后腿的那种。
我也不会抱怨很多,包括人人都动辄抱怨的食品安全、PM2.5,交通拥堵和房价,因为这些那么多人抱怨了都没有用,多我一个有什么用?
我也不会特别在意什么人对同性恋表示了支持或者反对,也不会特别高兴什么明星出柜、什么人宣布自己同性婚姻,她们热闹完了,又不会改善我的生活,说不定还会辗转弄走了我的钱呢。
有那个功夫,我看会儿书、陪着我加内掌柜聊会儿天儿、吃她做的东西好不好啊!
每一个L都过成这样儿,不算“好”,至少也不坏吧?
日期:2013-03-28 20:29:31
这个世界是每个人自己的世界。
在我们还是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
而现在,虽然号称叫做风气开化,其实还是没有人告诉年轻人这个。每个人都在说这同样的话,追求着相同的、自己并不确知而又遥远的东西。
就说现在二十几岁三十多岁的Les吧。
你们将要怎样经营你们的爱情呢?
不仅过去你们的教育中,你们耳濡目染的生活中没有这方面的案例供你们参考,就连现在,所谓风气渐开的现代,你们环顾四周,也一样看不到什么参照。
好比,人人都知道L需要有物质基础才能自立,大多数人也明白一味追求物质不能拥有幸福。
所以,很多人都会说,我的物质要求不高。问题是,怎么叫做“不高”?
很多二十几岁的L,心中的“不高”就是“有房不必大,有车不必豪,有假能出游”。
问题是,多大叫做“不大”?车也许不豪华,但是你能不能承受燃油、停车这些支出?要知道这些支出还在不停地涨。休假倒是可能,问题是你能去的地方和旅游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这种需求会不会因为别人而变得难以实现?这种需求会不会因为你的期望上升而提高呢?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二十多岁的L是否想过——生活,不是“房+车+休闲”。
生活还包括,你所居住的城市的其他基本代价,你和你周围的世界相处的代价,你未来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的生存方式……
比如,在帝都一天生活,有多少时间、金钱、精力是要用在上下班和出去办事的道路上的?这个代价如果放在一个中部省份的二三线城市,肯定要不同。
又比如,父母家族人口简单、礼尚往来的,和父母家族来往密切、讲究攀比的,在年节的送礼婚丧嫁娶的人情甚至婚姻压力上,付出的金钱、精力都不同。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房+车”式的物质欲望包括进去的。
说这些是想告诉年轻的L,我们的生活不是简单地“我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我就是自立了我就可以追求我的爱情了”。
我们需要聪明的头脑——在这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个头脑还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根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来修正自己的计划。
我们需要开放的心胸——很多时候,放下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才能走那唯一一条可以通过的狭窄通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个要问你自己,总之,如果要的太多,就一定原地不动。
我们需要肯于面对的勇气——如果两个人不能携手,那么就放开,一个人驮着一个人是没办法活下去的。吃苦、放弃,这些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不是谁连累谁,如果不能同甘共苦就不能白头到老。
我们需要积极去争取的干劲儿——不光是挣钱,其实更难的是要和家人保持一种可以获得支持但是不可以被干涉的关系;和对方的家人保持一种和平友善而又不会牵涉太多的关系。
我们还需要清明的智慧——不管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都明白什么对自己最珍贵,是自己不能当做礼物送出去的那一部分(就如同鸡知道给主人的礼物送一个蛋,但是猪绝对不同意送给主人一条腿一样)。
我从来不赞成用一个人的生活例子提供给年轻的L作为范例,因为照葫芦只能画瓢,而瓢只是一半的葫芦。更何况还有“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赞成的就是在前辈的经验中汲取对自己有启发的人生态度和思路,从而演化成自己的生存方式。
所有的“怎么办”,答案没有人知道。
只有做了的才知道,而做了的,都是已经过河的老牛,而不是徘徊在河边的小马。
所有知道答案的人,也只是知道她自己的那一个答案,而不知道别人的。
希望看这个帖子的年轻人,做出自己的答案,有机会留给比自己更年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