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20岁那年,宛令(县长)文种见了一介平民范蠡,相见恨晚,结为知己。5年之后,在范蠡鼓动之下,两人相约离开“以血统论英雄”的楚国,“移民”目的地是越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移民到越国的范蠡和文种起初并没有得到越王重用。

公元前494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一败涂地,国破家亡穷途末路之时,启用文种范蠡,范蠡献上“卑辞厚礼,乞吴存越”的策略,并与文种一起拟定了九种灭亡吴国的方法。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由此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日期:2012-05-08 18:47:44

文种范蠡的辅佐之下,21年之后公元473年,越国终于灭掉吴国。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却谢绝封赏,悄然离开。

同时,范蠡还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文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此人脖子长嘴尖,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还不赶紧离开?”

文种想,兴越灭吴,我这么大功劳,苦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了,咋能离开呢?

文种的结局是被越王赐剑自杀。

范蠡则变更自己的姓名为“鸱夷子皮” ,去了海边隐居致富。

“鸱夷子皮”的意思是,“生牛皮做成的袋子”,取这个名字,估计是为了警醒自己,因为范蠡的杰出老乡伍子胥,对吴王夫差忠心耿耿,却因为范蠡文种的离间计而被吴王杀害,伍子胥死后尸体被装入“鸱夷”投江投江。想想文种的结局,再想想遭自己陷害而死亡的伍子胥,这个名字太有警醒意义了——大概,范蠡终于明白,那些君王们从来都是些自私透顶的混蛋,我们在这里为了他们而献计献策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陷害自己最欣赏和敬佩的人,可换来的却是文种的被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