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因此,在7月份便主动裁撤三四万人,又让曾国荃以养病为由回家。到了1865年,湘军由之前的13万多人迅速裁撤一半以上,楚军也裁撤到了4万多人,淮军也裁撤到了5万多人。而这时,捻军却突然间兴盛起来,致使清政府不得不重新启用湘军。

早在1864年3月,清政府就要求以李鸿章代替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曾国藩迅速平灭湖北安徽地区的太平军和捻军。17日李鸿章赶到南京决定淮军一分为三:刘铭传等军北上,一部南下福建追剿太平军,一部留在江苏防守。

但因为僧格林沁率领蒙古兵对阵捻军,清政府对他非常信任,因此,对于湘淮军北上并没有太在意。哪知,1865年僧格林沁最终被杀,清政府连忙要求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曾国藩对此极为挠头,因为湘军大部被裁撤,只有依靠李鸿章的淮军。然而,淮军只听李鸿章的,他对能否调动淮军非常没有细心。此时,湘淮一家,湘楚不和已经非常明显。当时的直隶总督是老湘军的刘长佑,显然,曾国藩非常排斥刘铭传北上直隶,对清政府的命令采取抗拒态度。在他与李鸿章的谋划下,李鸿章调拨刘铭传归属曾国藩调遣,潘鼎新部前往天津。回调郭松林、杨鼎勋回防。

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实在有限,对于捻军他采用建立四镇,驻扎四支重兵围剿,然而,捻军骑兵迅速跳出包围圈。在数次战败之后,清政府于9月6日命李鸿章率兵前往河南,主管河南、山西陕西三省军务。曾国藩对此极为反感,军无二帅,地无二主。曾国藩要求李鸿章不要北上,李鸿章也在此时要求如果北上自己的兵力太少,刘铭传、潘鼎新也要重回自己的帐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