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5-29 21:30:31

挫折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率领大军开赴前线,在高墌(今甘肃省泾川县东)扎营,李世民知道薛举粮食将要用光,急于速战,所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拒绝应战。

正巧这时李世民患上了疟疾,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特意嘱咐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出战。

二人认为是李世民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于是二人私自率领部队应战,结果被薛举打败,士兵阵亡超过了一半(十之五六),很多大将被俘(包括刘弘基、李安远等)。

李世民带领存活下来的士兵,回到长安,刘文静与殷开山被革职

这样看来,唐军的失败和李世民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刘文静和殷开山的过错。

但我认为,这个记载不真实,有些地方可能和真实的历史有出入,尤其是在战败的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上。

我观看李世民的战斗史,从太原起兵,一直到后来的平王灭窦,就是在他的整个青年阶段,历史记载的就只有这么一次败仗。而且对于这次败仗,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似乎也不是他本人的原因,难道李世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

我本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并不是我首创。

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在于李世民,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这样写,是为了给李世民隐讳,让人们只看到他光辉、胜利的一面,而不是失败、挫折的一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