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8-29 13:10:02

藩镇拥兵自重,割据地方。就算最嚣张的河北三镇也不曾觊觎长安的权力。相反,藩镇的压力使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士大夫。安史之乱前,天子对士大夫肆意执行生杀予夺之权。不用提武则天恐怖统治时代的累累亡魂,看看天宝年间的杜有龄一案就很清楚了。死亡的名单包括了宰相、尚书这样的三品高官,还有李邕这样的名士。这种任意杀戮在藩镇崛起后还有么?性质比杜有龄一案严重一千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也只有王叔文这样被士大夫主流蔑视的棋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对比杜有龄案血淋淋的刑杖,他被勒令自裁也算是很温和的。贬黜到崖州,几乎是天子对晚唐士大夫们最严厉的惩罚了。

为了“家业不坠”,雄踞一方的藩镇施行“辟署制”,不拘一格地招揽人才。 比起讲究门第、程序繁琐的长安铨选,藩镇的幕府“惟其才能,不问所从来”,为士大夫提供了一条“先辟于征镇,次升于朝廷”的青云路。白居易就曾说,栖身幕府的衣冠人物十有八九日后都入朝为官。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士大夫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对照宰相名单,不难发现,安史乱后的宰相,三分之二有入藩镇幕府的履历。宋代的欧阳修就很羡慕地说:“唐朝的藩镇争相聘请人才,所以无官无职的士大夫只要德行闻名乡闾,或文章扬名科举考场,都能被藩镇网罗,然后再跻身朝堂,位列将相,当时的大人物多出自藩镇幕府。”等到士大夫回长安任公卿,藩镇又给他们送来金珠玉玩,靠贿赂换取节旌和爵位、荣衔。有时候,藩镇还是士大夫逃避政治追杀的避难乐土——这就是士大夫对削藩缺乏热情的原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