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弄不清古昆仑究竟在何方了。直到西汉时,汉武帝刘彻才根据《山海经》中有关“昆仑丘”的记载里“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之内容,派专人沿黄河上游找到于阗南山,认为那里就是黄河之源头,并归报“山多玉石”,刘彻便将于阗南山命名为昆仑山。其理论依据大概是因为于阗南山有玉,昆仑山上也有玉之故。但在《山海经》中很多山都有“山多玉石”之说,并且很多水都源于山,岂何止于阗一处呢?不管此昆仑到底是不是古昆仑,毕竟汉武帝刘彻还是想解古昆仑之谜,并将此事列入了“议事日程”,派了专人“落实”此事。但是,对于于阗南山为古昆仑之说,历代学者都有质疑。甚至认为“《山海经》光怪陆离,气象万千,许多地方当真匪夷所思,又无明确史实。”最早提出质疑的要算西汉史学大家司马迁了,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高二千五百里余,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放哉!”司马迁的这番话,实际上是对《禹本纪》和《山海经》所谓“昆仑山”的否定,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史学家所具有的深刻的见识和批判精神。而同样是在汉代,奉旨修书的班固,在《汉书》里却只说于阗有南山,绝口不提昆仑山。自然,班固作为“官方”的御用文人,肯定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评价事件和维护皇帝(刘彻)的威信的。现在看来,在西汉时期,把于阗定为昆仑山,应是刘彻君臣的自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