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写完之后,高适又继续赶路了。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高适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特地再去僧房改诗。可是,他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了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商,径直给它改了。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后来他多方打听才得知,那位改诗的和尚,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真是奇怪,为什么许多流传改诗的故事,都把骆宾王描绘得如见首不见尾的神龙,他居然成了许多高手的师傅。宋之问、高适……而真正的事实是,骆宾王比高适年纪大许多,高适生时,徐敬业已经兵败,骆宾王即使没有被杀,也不知所踪了。等到高适担任两浙观察使时,骆宾王近百岁了,这哪里有可能去改高适的诗呢?

为什么故事里都赞扬骆宾王的诗才文思?使我百思莫解。也许是同情这个天才被无端埋没的命运吧?

“一”与“半”都合乎词语结构常规,但改为“半”,则更准确反映杭州江水随潮水涨落的客观实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