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45节

热门小说推荐

其实,睿智如鲁迅者又何尝不明白这些呢?在他的一篇文章《忆韦素园》中,他就感叹说: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在他临终前的一篇文章《死》中,他写了几条遗嘱,其中第二条:赶快收敛,埋掉,拉倒;第三条: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第四条: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有人攻击鲁迅说鲁迅的地位纯粹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拔高,他的确写过几篇小说,充其量是个文学家,称他为思想家,实在是浪得虚名。假如他肯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认真的读读鲁迅的书,再去仔细的研究一下鲁迅的思想,会不会还坚持这么认为呢?

时光荏苒,近一个世纪弹指即过,当时已是纷纷扰扰纠缠不清,而今一切都蒙上了历史的尘埃,更加扑朔迷离。如果仅靠专家学者或是名人教授写几篇文章,作一番考证,就可以揭开疑团,还原真相,那么,数十年来,也不必争执不下风波迭起。其实,身为一个作家,他们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传闻轶事、流言八卦,而是他们的作品本身,而我们这些后人何必舍本逐末,苦苦纠结于当日的是非恩怨不放呢?

前一段时间,随着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中删除了鲁迅的作品《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震荡和激烈争议,鲁迅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尖浪口,赞同者拍手称快,反对者剑拔弩张。其实,自从鲁迅逝世以后,他何曾得过片刻的安闲?建国以后,出于政治需要,他被纳入主流意识形态,被神化,谁敢稍有不逊,立刻招灾惹祸。近年来的鲁迅呢,则被轮番批斗,先是元老茅盾要把他“请下神坛”,后来的王蒙王朔诸人,还有葛红兵等人,莫不以打倒鲁迅为乐,极尽讽刺挖苦诅咒嘲骂之能事。

不可否认,现在的时代和鲁迅时期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革命先烈们所梦寐以求的理想,部分已经成为现实,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民素质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因此就要把他们遗忘吗?就要彻底抛弃他们披荆斩棘开创的文化传统吗?难道我们的时代已经尽善尽美?难道我的国民已经完全改掉劣根性?难道我们已经达到民主和谐,所有的封建思想已经扫除殆尽?不,没有,我们还有太多事情远远没有做到。什么时候我辈有幸生于新时代的国民,彻底完成国民性的全面改造,实现了真正的脱胎换骨,那么,鲁迅,他的作品,他的思想,包括他的一切,就确实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而他假如地下有知,也就可以含笑九泉了。但是,我们真的做到这些了吗?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12)。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在一九五七年,毛主席曾到上海小住,罗稷南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如果鲁迅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主席想了想,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识大体不做声。

当然,也许这只是个传说,我宁愿这永远只是个传说。

注:

(1)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2)、(4)、(5)、(6)鲁迅:《呐喊 自序》

(3)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7)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8)苏雪林:《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10)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

(11)鲁迅:《死》

(12)郁达夫:《怀鲁迅》

主要参考书目:

《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

《鲁迅年谱》

《鲁迅全集》

日期:2009-11-7 20:31:00

立冬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这个日子,宣告着漫漫寒冬的降临。

午后的阳光穿过云层,懒懒的照在空旷而悠长的街道上。不知道从谁家传来打麻将的声音,“噼啪”作响。笑声掠过,一群孩子追逐着跳动的皮球,奔向远方。一切似乎如旧。

上班的时候,轮到我在下井口北门把钩,南门小胡、赵文阳,孙龙龙打点。打开罐门,拉起罐挡,推进车辆,放下罐挡,送信号,走钩。按照千篇一律的步骤,我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喂!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装车的间隙,我朝南门大声问道。没人理我,或许是他们没听到。“今天是你们参加工作一周年的纪念日,你们不记得吗?”虽然有些扫兴,但我只能自问自答。“真的?哎呀,忘了庆祝了,早知道吃晚饭时应该好好喝一杯。”“这么快啊!够一年了吗?”两个人总算有了点回应。

和一年前相比,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四个人,所不同的,只是我和孙龙龙换了个位置而已。因为人员缺勤,赵文阳已经连续下三个井了,今天本该分在地面,最后阴差阳错还是下来了。难道上天也想借此让我们重新体味当日的情形?风物如旧,人事依然,一年的光阴就在不知不觉中飘然远去。

一年的时间,到底有些什么改变呢,抑或什么都没有改变?答案,只能因人而异吧。拿我来说,在这一年里头,经历几番痛苦磨砺和艰辛摸索,我的道路才从模糊到清晰,态度由迟疑到坚定,一步步朝着梦想靠近。

表面看来,小胡还是像去年一样:闷闷不乐,心事满怀。不过去年这个时候,他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他的梦里佳人,而现在,愁的却是如何应付女朋友层出不穷的花样。由男孩成长为男人,或许这就是必需付出的代价吧。

而当初一起来的那五个小家伙呢?尹子翔毅然踏上流浪的道路,至今杳无音讯。海子悲伤的说:远方除了遥远之外,一无所有。无畏的流浪者,你可否找到了你梦寐以求的天堂?那个坏小子,尹子鸣,也已经旷工近一个月了,大概只能等着被开除吧。也许煤矿确实不是他们应该来的地方,但哪里才是我们幸福的乐土?至于这两个小家伙,工作对他们来说,早已得心应手,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老工人”了,只是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或许还有几分不适,不过,总有一天,你们会习惯的。唯一让人出乎意外的是那个“小不点”,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他,现在居然做的有模有样。

刚见到他们时,我曾说过:现在的他们,就像初长成的牛犊,生活沉重的铁轭尚未勒紧脖子,当野性被岁月消磨,脊梁被重负压弯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重新再读这段话,我自己反倒有些茫然了。

两个小家伙对我的话显然没什么兴趣,坐在那儿昏昏欲睡。电车“轰轰隆隆”的开了过来,矸石车拉来了,各就各位,开始干活。油压泵“嗡”的一声启动了,大巷里的灯光似乎被吓得猛一哆嗦。暗无天日的井下,永远分不清昼夜,但我知道,就在我的头顶,就在那熹微的星光下,曙色一定在慢慢逼近。风从井口吹了下来,冰冷彻骨,毕竟已经是冬季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不管是谁说的话,但我相信,这一定是真的。

日期:2009-11-14 9:37:00

六月一日

休假。窗外阳光灿烂,正是晒粮食的好天气。胡乱洗了把脸,就到了大姨家。去年播种的时候,因为大姨父没听我父亲的建议,再加上严重的干旱,以致今年欠收,产量只是去年的一半。门口的空地又小,只能分批晾晒,十几口袋小麦,仅用半个小时,便全部摊在了地上。活虽不多,却还是让我汗流浃背,大概是很长时间没干体力活的原故吧,要不,就是我真的老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