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来余阶上奏病情时,还不知道朝廷已将自己调走,但由于宋理宗是在发出庚牌后的第十六天才接到余阶的奏章,所以竟使他误以为是余阶称病不朝,顿时大惊,急忙将余阶升为资政殿大学士,并向余阶许愿称,等他回京之后,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可以参照宰相的标准,然后又将前临安府尹余晦火线提升为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财赋,让他去四川接替余阶。

余晦资望浅薄,又从未主持过边事,这样一步就被提升为蜀帅,不但时论为之大哗,就连余晦本人都连连推辞,认为自己无法担当这么重要的职务。但由于宋理宗误认为余阶是抗旨不朝,俗话说“臣疑君则反,君疑臣则诛”,所以宋理宗生怕余阶已起了反心,所以也就顾不上余晦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只想让他尽快去四川把余阶换回来,以免造成大乱。

余阶在四川听到这个消息后,知道宋理宗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回去之后肯定要受迫害,他这个人的性格过于刚烈,不愿回朝接受刀笔吏的询问,于是“一夕暴下卒,或谓仰药死”,宋代知识分子记述习惯讳笔,凡是公卿横死的一律记为“暴下卒”,其实余阶就是服毒自尽了。

余阶的下场非常凄惨,在他死后,余晦继任蜀帅,此人毫无才能,只认准一件事情,就是既然朝廷认为余阶不对,那么把余阶做的事情反过来也就应该不会错,所以上任之后就尽反余阶所为,结果不满一年,就把四川的大好局面搞了个一塌糊涂,先是在紫金山(今四川盐亭县北十五里)筑城遭到蒙军袭击,折损士卒不可数计,随后又逼反了隆庆府(原为四川剑阁,后移至苦竹隘)守将南永忠,不久又丢失了川北要地阆州(今四川阆中),屡次丧师辱国,跟余阶在位时的捷报频传正好成了鲜明对比。宋理宗迫于舆论压力,只好将余晦免职,但为了掩饰自己用人不当,反倒把责任扣到了余阶的头上,说余阶镇抚无状,兵苦于征戎,民困于聚敛,并以此给余阶定下了罪名,将他的家产全部抄没,然后又要余阶之子余如孙拿出家财犒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