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人性有一个特点,经常在在恩主离开之后感恩戴德,但很难容下恩主成天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因为这样容易给自己造成一种自卑感。为了勾践的面子,范蠡也必须离开,否则勾践会非常不自在,这对范蠡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在灭吴之后归国的路上,范蠡突然开了小差,没有跟随勾践回到会稽,而是写了一封辞职信。勾践有些不爽,问范蠡为什么要辞职,难道你认为寡人会杀了你?范蠡话说的虽然比较隐讳,但意思非常清楚:当初你受辱于夫差,我是见证人,就凭这一点,我必须离开。

在灭吴之前,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教训,可以与人共患难。但当大功告成之后,勾践猜忌刻薄的本性也就没有隐藏的必要了,他在回信中威胁范蠡:“子听吾言,可以分国;不听吾言,妻子为戮!”

如果勾践不说这些鬼话,或许范蠡还心存侥幸的回来。但勾践这些发自肺腑的真话却暴露了勾践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强横与残忍,让范蠡坚定了离开的决心。

为了躲避勾践的追杀,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在几经辗转之后,范蠡变易姓名来到了齐国,做起了买卖。不过范蠡并没有忘记他的知心好友文种,范蠡在抵齐之后,给文种写了一封信,劝文种认清勾践的霸道嘴脸,早点离开,早点脱险。

这封信非常有名,原文如右:“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这三个著名成语,就出自此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