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礼部侍郎魏玄同四人共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旨平章事。这标志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同中书门下三品与成为专用的宰相称号。两个宰相名号同时存在,但两者却有所区别。《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三卷》记载:“自是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示以平章事为名。”宰相名号由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纷繁复杂逐渐走向统一。两个宰相名号并存是为了区别宰相的地位。一至三品官中除了侍中、中书令外担任宰相者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而四品官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玄宗时期,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幅降低。至德二载 (757),肃宗任命李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称号最后一次出现。大历二年,唐代宗将中书令、侍中的品级从正三品提升为正二品,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的品级从正四品提升为正三品。随着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品级的变更,同中书门下三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中书令、侍中因为地位显赫而很少实际授予群臣,担任此官职的节度使或者重臣时往往仅仅获得名誉头衔,并不实际管理本省事务,因此“当然宰相”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几乎所有的宰相均需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这种变化体现了两种深层次的。宰相中虽然资历与名望不尽相同,但不会出现明显差别。皇帝可以基本不受限制地授予将自己信任的官员提拔到宰相的职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成为宰相的专有名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