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且守者虽善(而君不用之),则犹若不可以守也。若君用之,守者又必能乎?守者不能,而君用之,则犹若不可以守也。然则守者必善而君尊(专)用之,然后可以守也。41

41 〈备城门〉首段,根据吴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版,页759。

这种"君用臣能"是任何聘募墨者时双方第一考虑的因素。事实上,除了"守"的能力外,同样重要的是他的操守。在献公饱受惊险回国即位后的第四年,巨子孟胜及其弟子百八十五人集体殉义之后,城防最高长官及其随从之选,舍墨其谁应已系不争之论了。

日期:2014-03-22 20:28:08

续:

四、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

(一)军事方面

献公之前的半个世纪,秦弱魏强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就疆域、人口、资源而论,秦本有足够的潜力演变成为一等军事强国,主要的关键在有英明的君主领导改革。根据本文以上的多边考释,献公即位后的第四年,亦即墨者首任巨子孟胜及其弟子集体死楚阳城君之难那一年,献公与墨者应即开始合作,而且关系如鱼得水异常融洽,所以城防要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守.都从墨者甄选。《汉书?百官公卿表》谓"郡守,秦官,……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更名太守。"战国史籍虽然残阙,但"守"的起源至少可上溯到春秋晚期。《韩非子?内储说上》载有"董阏(安)于为赵上地守,""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按:董安于为赵简子(卒于前475年)家臣。魏文侯在位五十年(前445-396),李悝是魏国最出名的首"相",实行法制和农村经济改革的政治家,其初任"守"职应在文侯的早期。据注释,上地即上郡,前者在今陕西榆林、延安之间,后者在今山西上党一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