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6 09:02:09
霓虹国高调宣称,军队开始改革,以承担起大国责任,应对草县核武器计划和某国挑衅行为造成的亚洲紧张局势。
万恶米国认为,霓虹国的作法值得赞赏,霓虹国应该承担起责任。万恶米国再次谴责某流氓国在越南海域的挑衅行为。
霓虹国内吵成一团,米国政府全力支持霓虹国在这个某国流氓象毕露的时刻,承担起主动角色,维持世界和平。
霓虹国政府的作法是"再解读"和平咸法。
日期:2014-05-16 09:08:54
对于霓虹国的作法,米国左翼舆论表示关注,纽约时报认为,通过再解读的方式,会破坏民主程序。
本大学问认为,霓虹国首相表现粗乐政治领袖的担当。日本人不能只粗钱,必需要粗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东方某左邻右舍都讨厌的校园恶棍四处挑衅骚扰五尺五寸小同学的时候,霓虹国应该承担起警察责任。
日期:2014-05-16 09:31:55
the United States welcome Japan`s efforts to play a more proactive role in contributing to global and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including reexami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s Constitution relating to the rights of collective self defense. Chuck Hagel, U.S. Defense Secretary.
Japan`s rearmament is a milestone, after so many years, Japan finally steps out as a responsible power, sharing the burden of U. S.
日期:2014-05-16 09:37:39
霓虹国承担起大国责任,会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哥估计德国就不会再缩头鸟。
德国承担起责任,法德领导的欧盟,日本领导的东盟,就是制衡米国的力量。当然,更是遏制俄罗斯,某国这些地区恶棍的力量啦。
世界走向多元化,更平衡,更稳定,和平而自由的好日子,有保障鸟。
某国不敢粗来耍光棍,洗脑的宣传材料也会改变啦。某国民众也就不那么好战侵略啦。
日期:2014-05-16 09:59:41
某国人普遍没有责任感,喜欢作大国。
作过管理么?权柄越大,责任越大。
许多人宁愿不升迁。
真正的大国,是当年英国那样,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事情都要张罗,都要操心。
米国第一次在美洲之外作大国,是在中国,门户开放,要求各国别瓜分中国。英国和米国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英国认为中国和奥斯曼是一回事。不过后来英国政府支持了门户开放,维持中国体系。
作大国是要付出代价的,纳税人的钱要花好多在外国,本国人还要当兵打仗。
不是倍儿有面子那么简单。
如果是去欺负人?那是大恶霸,嘿嘿。就是学校里欺负小同学抢零花钱抢玩具那些的。
日期:2014-05-16 14:55:51
正文367
威尔士年青人则认为,古雅的威尔士语和威尔士民间传统都在英格兰文化的侵袭下趋于消亡了,他们因此要求复国,保护文化遗产。
这些年青人可不仅仅是街头怒火那么简单了,威尔士地区发生了几次炸弹攻击的恐怖袭击事件。
在这个年青人迷茫而愤怒的年代里,英国主流社会对这些复国运动的呐喊倒不是很在意。苏格兰独立运动人士在苏格兰几个地方基层选举中获得了胜利,但是这一样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英国本来就是基层自治的社会。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反英格兰的主张会在苏格兰各地蔓延扩散开来的。
这个年代更值得同情的则是激进的新移民群体年青人的抗争,到这个时候,英国已经涌入了超过一百万的新移民。他们来自巴基斯坦,印度,非洲和西印度这些前殖民地,他们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原住民。这些有色人种在住房分配,寻找工作的时候都遭遇到了种族歧视的压迫,甚至还有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发生了种族歧视的丑闻。
绝大多数新移民都在大城镇形成了自己的聚居社区,在这里,新移民的愤怒青年和白人的愤怒青年之间的暴力冲突开始加剧,逐步成为了一个社会舆论关切担忧的话题。
有人说,我是一个体面的工人,我培养三个孩子都读完了语法学校,但是这个国家还是一个友善和平的地区么?我没有钱,但是我希望我的三个孩子都能移民海外,我才能放心。
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人,从这个时候开始,英国出现了移民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新潮流。但是这样的移民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英国人还是生活在这个岛上,还是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纷乱,甚至是暴力事件。
社会上出现了要求立法禁止种族歧视的呼声,要求照顾到新移民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制定一系列帮助保护新移民生活的法律和制度。
1968年4月20日,保守党议员以诺-鲍威尔Enoch Powell在伯明翰发表了著名的“血河演讲”。在这个演讲中,鲍威尔认为英国正在经历着千年未有的变乱,他把这个变乱的矛头指向了新移民。
鲍威尔认为,新移民到了英国却不融入英国社会,不去理解英国传统,变成英国社会的一员。大批的新移民根本就不工作,却享受着英国社会提供的高福利,还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移民,终究会拖垮英国福利制度。
鲍威尔进一步指责当时正在讨论的反种族歧视法案和制度,他认为这种作法其实是在火药桶上丢火柴,会引发社会冲突。因为事实上,这个国家已经是新移民剥削原住民的国家。辛勤劳动的英国原住民已经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难道还要加重原住民身上的负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