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最初的本笃会是把贵族家的男女幼童,接入修道院内从小培养成为僧侣和修女,这个时期,修道院里都是贵族家庭的子女。

而熙笃会则开创了一个传统,不接受任何年龄低于16岁的少年人,而且志愿者必须经过一年的考验合格方能入会,这使得修道院人员的构成开始出现多元化。许多不是贵族家庭背景的人,也开始进入了修道院。

在整个12世纪中,随着英格兰教会开始归向罗马教宗,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开始了中央集权化的教会制度建设。英格兰各地的教会,开始按地理位置,建立起主教区,大执事区,乡村教区这样的层级管辖制度。

这个努力必然地遭到了各地修道院的反抗,最后欧洲大陆的修会Frair制度进入英格兰,解决这个问题。

修会制度的意思是,各地修道院并不在教区大主教管辖之下,他们服从于各自修会的总部,而修会总部顺服于罗马教宗的权柄。

简单的说,圣殿骑士团在伦敦的教堂就不归于伦敦主教管辖,它服从于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骑士团总部。同样的例子,日后去中国的利玛窦,就不是由大主教派遣去东方的,而是耶稣会派遣他前去东方传教。

1221年,第一个修会修道院在牛津出现,这是一个芳济会修道院。到1290年的时候,英格兰出现了150多个不同宗派的修会。

修会繁荣发展的一个后果就是,知识阶层都需要学习拉丁语。而这又加强了法语的地位,因为法语接近拉丁语。在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一个良好教育的人,必需掌握三门语言。拉丁语用于学术交流和教会事务,法语用于宫廷和公共管理事务,英语则是他的母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