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3-27 08:30:35
NO.149
然而杨坚却认为杨秀性情刚猛、桀骜不驯,并不喜欢他。
他很早就对独孤皇后说过:杨秀将来一定难以善终,我活着的时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将来他兄弟掌握了天下,他必然会造反。
不过,虽然对杨秀有不少成见,杨坚却并没有把他怎么样,而是让他长期经营益州这个战略要地,可见对他还是相当信任的。
但在杨广当了太子后,事情就大不一样了。
对这个有野心有胆量有实力有号召力的弟弟,杨广非常忌惮。
他知道,以杨秀的为人和野心,一定不会服他,对他是个巨大的威胁。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心先下手为强,除掉这个危险分子。
可是,怎么才能除掉杨秀呢?
杨广有办法。
要论武功,杨广也许不如杨秀,论阴谋,杨广就比杨秀强太多了——这方面如果说他是奥运会的水平,那么杨秀充其量不过是校运会的水平!
在杨广的授意下,很快杨素就罗织了一大堆杨秀的黑材料,向杨坚实名举报。
晚年的杨坚极为多疑,对杨秀本就不放心,看了杨素的报告后更是勃然大怒,立即下诏征召杨秀回长安。
也许是预感到了什么,杨秀有些犹豫,想称病不去,不过后来在下属的劝说下,他还是踏上了回京的不归路。
到了京城,首先自然要觐见父皇。
杨坚虽然见了他,却一直都板着脸,一声不响,一言不发。
相顾无言,唯有杨秀的心在狂跳。
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对他。
如果说在接到征召的诏书时,他是处于十字路口,不知往哪个方向走;那么现在他就是处于米字路口,更加迷茫,更加不知所措……
第二天在朝堂上,杨坚终于打破了沉默——他派使者对杨秀严加斥责。
杨秀知道大事不妙,赶紧不停地磕头请罪。
一旁的杨广也猫哭耗子一般流着眼泪,请求父亲赦免四弟。
杨坚的态度却非常坚决:当初秦王杨俊浪费钱财,我用家法来训斥他;如今你杨秀残害百姓,我要用国法来制裁你!
大臣庆整实在看不过去,劝谏说:陛下,如今您的长子被废了,秦王去世了,您的儿子已经不多了,希望您手下留情。何况蜀王性情刚直,遭此重责,恐怕会受不了……
他这么一说,杨坚反而更加恼火——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是那种徇私枉法的人吗?
他扬言要割掉庆整的舌头。
这下,群臣再也没人敢说话了。
随后杨坚当众撂下了一句狠话:我一定要斩杨秀于闹市,以谢百姓!
接着他立即下令将杨秀抓起来治罪,由宰相杨素担任专案组组长。
这当然正中杨广的下怀——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杨秀再也逃不出我的掌握了!
他知道杨坚向来迷信,最痛恨的就是厌胜(古代巫术,用以诅咒别人),用这来给杨秀栽赃,就仿佛用硝酸甘油来治疗心绞痛——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他让人制作了两个小木偶,又用绳子把木偶的手脚捆上,用钉子把木偶的胸部钉穿,在木偶上分别写下杨坚和汉王杨谅(杨坚幼子)的名字,同时还做了一块木牌,上写:请西岳慈父圣母收杨坚杨谅神魂,勿令散荡——请西岳华山的山神收去杨坚和杨谅的魂魄,不要让他们逃出来!
(思考题:为什么这里杨广不写他自己的名字而要写杨谅呢?)
然后杨广派人把木偶和木牌都偷偷埋在了华山下。
要打倒杨秀,其实这一条罪状已经足够了。
但杨广要的是万无一失。
正如飞机为确保安全要配双引擎一样,杨广为确保杨秀落马又给他制造了另一个威力巨大的核弹。
他让人临摹杨秀的笔迹,仿照杨秀的语气,写了一篇檄文,说皇帝被乱臣贼子所蒙蔽,自己要统帅雄兵,指期问罪……
皇帝还在,你就要去清君侧,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杨广命人将这篇檄文夹在了杨秀府邸里书房的文集中。
日期:2015-03-30 06:29:01
NO.150
毫无悬念的,檄文和木偶都被杨素发现了,很快就被送到了杨坚的面前。
不知是杨坚已经老迈昏庸,还是杨广和杨素伪造的证据实在太过逼真,总之杨坚对此是深信不疑。
他气得浑身发抖:天下竟然有这种人!
随后他马上宣布,将杨秀废为庶人,并拘禁于内侍省,不让他与妻子儿女见面。
可怜的杨秀还蒙在鼓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大罪,只知道上表谢罪说:九岁荣贵,唯知富乐,未尝忧惧。轻恣愚心,陷兹刑网……——我九岁开始就尽享荣华富贵,不知道担忧害怕。是轻狂愚昧,让我受到了国法制裁……
这与杨素控告他的罪名实在是差距太大了,比淘宝图片和实物的差距还要大,比朋友圈自拍照和本人素颜的差距还要大!
在杨坚看来,杨秀完全是避重就轻、不知悔改,于是他再次下诏,对杨秀痛加指责,说他逆天理,灭人伦,简直是人神共愤,十恶不赦!
从此,杨秀再也没有获得自由,直到十六年后被宇文化及所杀。
很明显,在杨勇和杨秀的问题上,年迈的杨坚是被杨广和杨素利用了,中了他们的借刀杀人之计!
倒在杨素这一手段下的,除了这两位皇子,还有隋初四大名将之一的史万岁。
前面说过,公元600年4月,隋军由杨素和史万岁分任主帅,,兵分两路,大举反击突厥。
此役史万岁大放异彩,率军在大斤山(今内蒙古大青山)大破突厥军,并深入大漠数百里,将突厥达头可汗驱逐到了漠北,凯旋而归。
杨素当然不愿史万岁的功劳盖过自己,便抢在史万岁之前对杨坚汇报说:突厥人本来已经被我打败投降了,在塞外放牧。史万岁只不过是捡了个便宜,冒领战功而已。
此时的杨坚对杨素言听计从,当然不会不信。
史万岁不服,便屡次上表,自陈战功。
然而,那段时间杨坚正准备废太子,忙得焦头烂额,对这种事情根本就顾不上,史万岁的上表自然是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