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传统婚姻模式具有某种合理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偶然看到一个2009级的女毕业生的说说:“这个春节最大的感触是身边好多70后、80后的哥哥姐姐离婚了;好多90后的早就结了,且好多正在密锣紧鼓地结婚;然后80后所剩无多的‘老头子’、‘老婆子’正在纠结中或者被纠结中……”我这个(2014)春节在农村老家过年,也听到了不少这方面的消息。如村里一个高富帅跟外省的妻子离婚了,一个广东女人跟她没什么出息,而又好吃懒做的广东老公离婚了,诸如此类。

这让我想起了传统的婚姻模式,想起了传统婚姻模式的合理性。虽然说情感、性格、背景、价值观的和谐或互补对婚姻很重要,但鉴于家庭、伦理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个人、宗教是西方文化的基础,所以在中国,家是港湾,不是战场;夫妻是伴侣,不只是恋人;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伴侣一起慢慢变老,而非浪漫到底,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合理性至少在两方面。

其一,靠得住。以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了批判旧文化,树立新文化,往往矫枉过正,如把“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句话的“从”字解释为“服从”。但是根据任继愈老先生《中国婚姻制度》的说法,“从”应该解释为“依靠”,这是更合理的解释。因为一个女人在家不依靠父亲依靠谁,出嫁不依靠丈夫依靠谁,丈夫死了不依靠儿子依靠谁?其实,传统的婚姻或者一切婚姻追求的就是一种依靠的关系,找一个靠得住的男人或女人作伴侣,过日子。“靠得住”关乎生活,关乎性格,也关于情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