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戏曲成长时期,而在文学上看,则以元朝的戏曲为地位最高。元朝戏曲的主要作者是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等)、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为《梧桐雨》等)、马致远(代表作为《汉宫秋》等)、郑光祖(代表作为《倩女离魂记》等)、乔吉等(关、白、郑、马称四大家)。现在最流行的《西厢记》是王实甫作,为元曲代表作品之一。

元曲作品存有目录的有五六百本之多,全文保存的有百余本,《元曲选》所收为一百本。自董解元《西厢》以至这些“元曲”都是用北方方言写的,被称为“北曲”(金称“院本”,元称“杂剧”)。元末永嘉人高明(则诚)因南方人不懂北方方言,又创作《琵琶记》,称为“南曲”。到明代,北曲衰落下去,唱法也失传,只有南曲盛行,一直到清代。现在所谓“昆腔”,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

昆曲系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昆山人魏良辅为同邑梁伯龙《浣纱记》一剧制谱时所创,腔调的流丽悠扬,超过原有的南北曲,所以风行颇久,现在流传的“曲”的唱法,也就只有这一种,如《桃花扇》、《长生殿》都是唱昆腔的。

明代戏曲作家以徐渭、李日华、汤显祖、阮大铖等为最有名,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玉茗堂四梦》之一),阮大铖的《燕子笺》。清代的南曲著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也极有名,其次则有李渔、蒋士铨、黄燮清诸人的作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