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探讨古代文化,不仅须读古书,而且须研究古物,因为先民的器物,是古代社会生活的指标,而绘画、雕刻文字的断片尤其是古人思想的记录。

我国人对于古物的研究,早加注意,远在西洋考古学产生以前,即有所谓金石之学产生。金者指商周青铜器,石者指秦汉以来的纪功碑、墓志,佛教的摩崖石刻等。金石文字,可以拿来参证历代史实,补正正史的缺失,尤其是周鼎商彝,所刻文字是古文字学及古史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即其器物本身的质料花纹和式样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因而也具有历史的意义。

宋代以后,我国铜器出土渐多,拓印金石文字也都成为风尚,所以金石之学即产生于这个时期,如欧阳修编的《集古录》、吕大临编的《考古图录》、赵明诚编的《金石录》,即系初期研究报告。由宋至清,虽然搜集与研究金石的人还不少,如黄伯思、董逌、王俅、王厚之、张抡、钱坫、曹奎、吴荣光、刘喜海、吴式芬、吴大澂、刘心源、端方等,但大部分古物是在富贵人家或古董商人手里,摩挲抚玩,未必作为学术研究之用。而文人学士,也大都不过赏鉴金石文字的美术,临池篆刻,使金石成为书画的附属品而已。

直到清代乾嘉两朝,考证学者辈出,方才大大发展了金石文字的研究。近来孙诒让、容庚、邹安、陈宝琛、王国维、罗振玉等,又各有新的考证。关于金石的著作,除前述数种外,如黄伯思的《东观馀论》,董逌的《广川书跋》,王俅的《啸堂集古录》,王厚之的《复斋钟鼎款识》,张抡的《绍兴内府古器评》,钱坫的《十六长乐堂吉金图》,曹奎的《怀米山房吉金图》,吴荣光的《筠清馆金文》及《昭陵复古录》,刘喜海的《长安获古篇》及《洛阳存古录》,吴式芬的《攈古录金文》,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大澂的《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及《愙斋集古录》,刘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端方的《匋斋吉金录》,容庚的《宝蕴楼彝器图录》,陈宝琛的《澄秋馆吉金图》,罗振玉的《殷文存》,邹安的《周金文存》,王国维的《金文著录表》等,都颇著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