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运动·变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释义

将尽,衰落。

辨析

“阑”用本义是“门前的栅栏”,因此与“门”相关。

起源与演变

“阑”用作名词时,本义指的是“门前的栅栏”,引申为栏杆。作动词用时,有残、尽之义,如“阑残”“夜阑人静”等;还有衰退、衰落、消沉的意思,如“意兴阑珊”。“阑”还有妄自、擅自之义,如“阑入”“阑出”,表示擅自出入。南唐著名词人李煜有“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之语,表达了词人在春日将尽之时,想起自己的际遇,感叹好景不长的凄凉之情。

例句

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

叶圣陶《倪焕之》

字里字外

“阑珊”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高频词语,大概是因为“阑珊”这个词所传达出来的那种哀怨、凄婉的基调符合了骚人墨客伤春悲秋的情怀。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白居易《咏怀》)是感慨青春不再,红颜易老,使得诗人的诗情和酒兴也消失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则是诗人夜半听雨,感慨春光易逝,好景不再;“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苏轼《减字木兰花》)一句是诗人感慨自己仕途不顺,伤感悲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句则表达了千方百计地寻找佳人后终于在灯火的尽头看到她的惊喜之情;“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贺铸《小重山》)描写的是当时诗人参与的一场衣香鬓影的酒会的热闹场景;“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描写的则是女子梳妆的旖旎场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