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3-31 09:38:35

但是施里芬计划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施里芬要求进攻比利时,这必将引发英国的强烈不满。比利时的中立地位是被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大国所承认的,施里芬此举必将使德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挫。而且当时英德两国因为海军军备竞赛关系已经非常紧张,虽然英国出于共同遏制德国的目的调整了与法俄两国的关系但英国却并没有对法俄承担明确的军事义务,也就是说英国在未来的战争中仍有可能保持中立。但施里芬入侵比利时将很可能导致英国直接参战,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英国的本土安全完全依赖并不宽阔的英吉利海峡,所以英国对于海峡对岸任何领土变更都非常敏感。英国是绝对无法接受德国占领比利时从而直接威胁英国本土这一可怕后果的,所以施里芬计划绕道比利时迂回进攻法国北部在政治和外交上并不可取。施里芬颠倒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他忘记了克劳塞维茨的教导,“战争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2)。也就是说战争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是为政治目的而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将战争置于政治之上,让政治为战争服务。

第二,由于俄国将于开战后6到8周内即可完成军队集结,所以留给德军打败法国的时间并不充裕,一旦德军没有能够在6到8周内打败法国并迫使法国投降,那么德国将不得不面对极为糟糕的两线作战的困境。为了在这一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打败法国,施里芬计划对德军进攻计划规定之详细真让人怀疑这不是一份战争计划而是一份建筑施工进度表。它要求德军自开战后第十二天前通过列日,第十九日攻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到达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施里芬简直就把比利时人和法国人当成了任他摆布的木头人,一向以战略大师克劳塞维茨学生自居的他却忘记了克劳塞维茨的教导,“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作为战争的一方怎么可能完全左右战场的态势,万一德军的进攻受阻怎么办?届时德军主力深陷法国战场,而俄军在东线则可真是入无人之境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