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渔父一篇还是只有一个故事,不过有点长,还是一段一段来吧。这个故事明显是个寓言,因为孔子六十九岁的时候,子路已经死于卫国内乱,而颜回早就病死了。有学者认为这个渔父就是范蠡,这也只不过是猜测和附会。

孔子到缁帷林中游玩,停坐在杏坛上,弟子们在读书,他在弹瑟唱歌。以杏坛代指讲学场所,典出此处,而且先秦古籍中只有此处有杏坛二字。这样一个对儒家文化重要的典故,出自一篇明显嘲讽儒家思想的文章中,也挺有趣的。

弹到一半,有个须发皆白的渔父撑船过来,披头散发,上岸之后听孔子的弹唱。乐曲停止就召唤子贡子路过来。渔父问他俩这个人是干吗的。子路回答,他是个鲁国有道德学问的人。渔父问他的姓氏,子路说是孔氏。渔父问孔氏这个人是研究什么的。子路嘴笨,子贡就说,他心性谨守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整礼乐,制定人伦,上能对国君尽忠,下能对社会教化。要为天下人谋福利。渔父问,他是一个国君吗?子贡说不是。渔父问,他是高官吗?子贡说不是。渔父笑着往回走,一边说,虽然是讲仁爱,恐怕不易使自己免遭祸患,枉然苦心劳形,以至于伤害了他的自然本性,可叹啊,他偏离大道太远了。

日期:2016-04-14 17:02:00

渔父二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擎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总;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