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折叠爆炸之谜

尽管对通古斯陨石爆炸机制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结束,但是在部分学者看来,这个天外来客虽然具有很大的动能,但它的密度却很小,甚至小于水的密度,同时强度也不高,而且具有高挥发性。这样的特性导致它在靠近地球密度较高的大气层域急剧减速,并在这一过程中破碎和蒸发。有人认为,这是一颗由水和气体冻结、中间夹带了一些高熔点物质的彗星。

“彗星说”最早由库利克教授提出,随后,费辛科夫对彗星本质的研究材料使这一学说得到发展。根据他的研究,通古斯陨石的重量不小于100万吨,飞行速度约为30-40公里丨秒。

在通古斯爆炸区域发现了细小的硅酸盐和磁铁矿圆珠。从外表上看,这些圆珠很像彗星粉尘或者彗星爆炸产生的颗粒。爆炸后夜空中的光亮很可能是由这些颗粒组成的彗尾在大气层中散射阳光的结果。对通古斯陨石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有些倾向“彗星说”的考察成果,还有待进一步证明。此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研究者们也曾提出过许多其他的假设。不过,这些假设同样没有在细节上得到证实。

当时俄国的沙皇统治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力对此组织调查。人们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派物理学家库利克率领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他们宣称,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陨星造成的。但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也没有找到陨石。只发现了几十个平底浅坑。因此,“陨星说”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缺乏证据,库利克又两次率队前往通古斯考察,并进行了空中勘测,发现爆炸所造成的破坏面积达20000多平方公里。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如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爆炸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加快;其年轮宽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区的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等等。不久二战爆发,库利克投笔从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