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睿宗李旦登基后,全部朝政均委于母后,自己在朝堂上不发一言以求自保,从此之后的十几年中朝政尽在武后掌握之中。

公元684年(嗣圣元年),就在唐朝政权乱云飞渡之时,吐蕃国内也正在为瘟疫的大爆发头疼不已。在吐蕃的历史上瘟疫曾多次大规模流行,这可能和西藏地区医药相对落后有着直接关联,据说松赞干布就是死于瘟疫流行。在多次的瘟疫流行中,各种政治势力也利用天灾推波助澜,甚至佛苯之争也曾利用过瘟疫来打击对方。这次瘟疫流行导致大量的牲畜死亡,为了减少瘟疫的流行,吐蕃专门召集了议事会议,将死亡的牲畜深埋处理,以减少瘟疫的流行。

公元685年(垂拱元年),大相钦陵再次率军侵扰西域,吐蕃军队在大漠草原上纵横穿插,横行西域,连败唐军。西域形势迅速恶化,唐朝之前几年在西域布置的据点被吐蕃一一拔除。无奈之下,垂拱二年十一月武后下令废除于阗、安西、疏勒、碎叶安西四镇,这是唐朝第三次废除安西四镇的设置。但是对于心高气傲的武后来说,西域败退四镇被废,是绝对不能咽下去的恶气,于是唐朝开始在西域重新布局,争取当地突厥部落的支持,以图寻机再战吐蕃。

武后深知西域土地广袤平阔,唐朝步兵绝难与吐蕃骑兵相持,于是有意从其他方向进攻吐蕃,减轻西域的压力。此时有人洞悉上意,侍御史王求礼给武后出了一个馊主意,怂恿武后征发梁(今陕西汉中)、凤(今陕西凤县)、巴(今四川巴中)州民众从雅州(今四川雅安)开山通道,出击西羌,讨伐吐蕃。听到这个计策,武后一时间颇为心动,所幸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生于蜀地,深知蜀地边情,急忙上书武后,力陈雅州诸羌从未叛唐,现在无罪而伐,是逼其反叛,投靠吐蕃。而且吐蕃屡次攻伐蜀地,均未有突破,皆赖蜀地山高地险,今国家乃开其险,役其人,险开则便寇,人役则伤其财,若吐蕃趁机以诸羌为内应,则蜀地天险自破,蜀地必失。再者得西羌而不足已富天下,为此战却靡费甚多,届时国将因黩武而亡。武后其人随好大喜功,但也不是不明之人,于是打消了这个荒唐的想法。好在武后没有坚持己见,走过川藏线的人都知道,王求礼所说的从雅州(雅安)入藏的线路,几乎就是现在的川藏线318国道,这条1954年才修通的国道线全长2000公里,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横跨14条江河,一度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以唐朝时的生产力水平,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计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