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5-07 09:12:15

彪悍的唐使

1990年5月西藏日喀则地区基隆县兴修水利工程,发现了一块刻有汉字的摩崖碑刻,经过考古学者判定此处碑刻就是湮没千年的“大唐天竺使出铭”,刻于大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六月,它比举世闻名的“唐蕃会盟碑”还要早165年。此处碑铭被当地群众当作“神石”膜拜了千年,而它在汉地史籍中几无可考,但随着它的出现,这段久已尘封的往事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

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宗皇帝遣使出访天竺,使团中以王玄策文正、蒋师仁副之,随行30余人,携带唐朝的礼物一路向南而行。

对于王玄策来说此次出访可谓驾轻就熟,因为贞观十七年,作为副使的他已经随李义表出使过一次天竺了,并且在上次出使得到了天竺戒日王热情的款待,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此回再次出访天竺,太宗皇帝希望从天竺引入蔗糖的制作工艺和匠人,对于王玄策来说这个任务几乎是唾手可得。

但是命运显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本来是一次毫无压力的出访行动,最终却演变成了一次重大的外交事件,使得王玄策不经意间成了命运棋盘中的关键人物。

就在王玄策的使团在路上艰难跋涉的时候,天竺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故,天竺国王戒日王去世了。据季羡林先生所译梵文《龙喜记》记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帝遣王玄策赍金丹册,率三十骑往印度,尔时戒日王卒,地方纷乱。由于戒日王无子,大臣名阿祖那者继位,恼害内政,并击中国使者,夺取财物,杀其随从。王玄策仅余少数随从,夜间逃出,奔于西藏所属尼婆罗国,求松赞援助。”就这样王玄策的出使变成了送上门的肥肉,被篡位者阿祖那一口吞掉。险些丢了性命的王玄策和蒋师仁一路逃到泥婆罗才停住脚步,面对使团被劫、财物被抢的命运,王玄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在得到了泥婆罗国王的接待后,王玄策没有选择上报唐朝,采用外交手段解决此事,估计他心里也清楚,大唐与天竺远隔万里,就是上报了唐朝估计也只能不了了之,而这种解决方式显然不符合他的性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