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吞并咸阳以北的毕国以及收复豳州,再加上季历的余荫,姬昌突然风光起来:“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这是《竹书》上的说法,一个“朝”字让姬昌有了天子的派头。

《周本纪》上写的比较低调,说姬昌继承先辈的丰功伟绩与光荣传统(“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尊老爱幼,礼贤下士。为了接待这些专业人士,姬昌每天忙到中午都吃不上早饭,所谓“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为什么“日中不暇食”表示吃不上早饭,而不是午饭呢?“日中”确实是中午的意思,日当午嘛,可古人一日只有两餐,早餐在日出到中午以前,晚餐则在夕阳红到天黑之间,当时没有灯具,古人不会黑灯瞎火进食的,当然现代人也不愿在灯火阑珊处吃饭的,除非饿极了,否则看看“那人”即可。

姬昌的工作狂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四儿子姬旦。周公旦后来作为国家幕后领导人,也是废寝忘食,看到有贤士来访,忙把嘴里的饭食吐出来,这便是曹操所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来历。其实咽下食物和吐掉食物的速度是一样的,如果垃圾桶不在旁边,而周公又不愿随地“吐槽”的话,还是吞下食物更高效、卫生。(五十五)

日期:2016-07-30 12:23:45

姬昌不仅吸引很多专业人士,两大著名贤士伯夷和叔齐听说姬昌敬养老人,于是结伴前往投奔他。《周本纪》和《竹书》都提到了这件事,后者甚至提到了此事发生的年份:就在帝辛二十一年。除了伯夷、叔齐外,《周本纪》里还提到太颠、闳夭、散宜生、鬻(Yù)子、辛甲大夫等人也都投奔姬昌。太颠、闳夭和散宜生是“文王四友”里的三位,另一位是便是《周易》的作者之一南宫括,《周本纪》没提,《周书•君奭(shì)》里提到四友。奇怪的是,四友里竟然没有姜太公,于是有种说法认为太颠就是太公望,不知道真假,否则大名鼎鼎的姜子牙竟然算不上周王文的四位友人实在蹊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