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部 蒋介石的军事人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君臣师友之间

——“围剿”期间的蒋介石与陈诚

黄道炫[1]

1930年代,蒋介石展开对中共苏维埃区域的数次“围剿”,作为蒋介石信用、提拔的爱将,陈诚在“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蒋介石一生,用人无数,有始有终者,首推陈诚。蒋对陈诚的期待、信用和培植,超越常人。1930年代“围剿”期间,蒋、陈之间互动尤多,其间透露出的蒋陈间介乎君臣师友之复杂关系,颇值重视,细加观察,对了解蒋、陈性格,乃至国民党的政治文化,均具一定参考价值。

一 基督和革命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是透过辛亥革命登上中国政坛,于国民革命中获得迅速发展的革命政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南京政权建立后,虽然这种革命性被迅速消解,但在国民党内仍有着重大的影响,理论上也仍有其存在的合法性。

作为国民革命浪潮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1930年代的陈诚,其言行颇具指标意义。陈诚,字辞修。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因邓演达援引入黄埔任教官,旋受蒋介石赏识。此后,陈诚在东征、北伐和国民党内部混战中迭建战功。到1931年5月调江西参加“剿共”战争时,任十八军军长,是国民革命军中最年轻的军长之一。蒋介石的日记中对属下吝于称许,但对陈诚则不乏赞誉。1930年陈诚在中原大战中表现可圈可点,蒋介石在8月份的日记中写道:“陈辞修由济南来报告,甚慰。此将才也,甚有希望。”第三次“围剿”期间,蒋介石对陈也有赞誉之词:“第十八军今日由黎川向大洋源前进,各部皆愁粮秣缺乏,不能前进,而辞修竟如期进行,可慰也。”抗战初期,蒋介石在感叹党内人才寥落、自身缺少臂助时,提到的仅有两个可以分忧的亲信就有陈诚:“军事能代研究者辞修也,外交能代谋略者岳军也。”正因对陈期许甚高,蒋介石夫妇不仅为其作伐,介绍谭延三女谭祥为其再婚对象,而且在九一八事变后因顾虑外界观感特电陈诚,告以国难期间不宜结婚,令其取消原定举行的婚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