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0-31 17:42:09
六十三.回忆�6�1金融危机来袭
我从成都回到上海和张骏团聚没多久,一场始于2007年美国,逐渐蔓延到全球的金融风暴,开始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事情的演变非常戏剧性。2008年9月下旬,我们组织了一场盛大的、中国所有分公司全体员工参加的团队建设秋游活动。当大家各自回到工作地点,还沉浸在尚未消散的欢乐之中时,却突然收到了来自国外总部的大规模架构调整和裁员的通知。
我们中国公司做出了尽快把区域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大幅度裁减北京公司员工数量,以及其他一些分公司关闭裁员的决定。上海公司也有裁员但是幅度不大。我们幸免被裁的员工,怀着忧郁的心情,与刚刚还在一起欢歌笑语、意气奋发,却忽然被裁的同事们道别。我们一方面替他们难过惋惜,另一方面也认清了现实的残酷。曾经令人羡慕的外企,绝对不是高收入、小资生活的保险箱!曾经听说过的似乎与自己毫无想干的国有企业改革时期产生的转岗、下岗潮,如今也降临到了我们这帮人头上。我当然明白,自己幸免被裁,可不是命好或者与领导关系好,完全是因为自己所做的业务情形尚好还能给公司创造不错的利润。
张骏公司的业务,那时期也受到全球经济萎缩的影响,业务量和利润也下滑不小。但因为他们是私营企业,人员已经非常精简没有闲人,而且张骏的核心岗位和专业水平无可替代,所以他倒是没有下岗的隐忧。我和张骏庆幸我们都顺利度过了,从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的那段,尤其是外企和私企的关停倒闭和裁员潮。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都清楚,唯有尽力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希望我们的行业能长期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2009年4月,我收到了我们公司有史以来最低幅度的一次年度涨薪和奖金,私下里了解到其他同事也都差不多。虽然大家都颇有怨言和不满,但也都明白我们能保住工作已经是很幸运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盼望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尽快过去。
于此同时,由于业务格局和组织机构的一些调整,还有金融危机形势下意外获得的商机,我们公司决定加强乌鲁木齐分公司的业务,我被要求参与其中。这意味着,我可以经常出差去乌鲁木齐,真是好消息啊!我和张骏美美地庆祝了一番。我有更多机会回乡探亲、大快朵颐了,也可以给张骏带回来他心心念念的面肺子和椒麻鸡了。
可没料到,事情的发展超过了我们的预期。5月份,我们在乌鲁木齐组织了一次新疆客户会议和拜访,我们公司国外领导和上海公司领导都参加了。就在会议圆满结束后,公司领导们喊我到跟前面对面坐下来,跟我说打算派我常驻乌鲁木齐分公司工作,问我意下如何。因为会议是以宴请结束的,我也喝了不少酒,脑子比较晕,只能强做镇定稳重地坐在领导面前。可当听到这个提议和发问后,我感觉一个激灵瞬间清醒,短暂停顿思考后,我诚恳而徐缓地回答领导:“我服从公司出于业务需要所做的决定,感谢领导信任委以重任,我会尽全力去做。”接下来,在我没有主动提及的情况下,上海公司领导跟我大概说了派驻乌鲁木齐工作的条件待遇,包括涨工资、租房补贴、生活补贴和回沪“探亲”假期和机票等等。我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待遇,心中窃喜。
回到酒店房间,我立刻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骏,我能听出张骏意外和欣喜的情绪。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容不得我犹豫和推辞,不可能事先和张骏商量。但我确定,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我的衡量取舍和判断决定,一定和张骏的一致,会得到他支持的。张骏的想法果然和我一致,不是先想到我们又要分离的苦大仇深,而是把这看做我在工作和人生历练上能更进一步的机会,以及趁年轻多挣点钱的实际需要。我的决定得到了张骏坚定的支持。
我和公司签订了一份从2009年6月起,为期两年的派驻乌鲁木齐分公司工作的协议,期间与上海公司的长期劳动合同不变。由于我在上海租的公寓还差三个月到期,不好提前退租,再考虑到我期间会有回上海总部出差或者休假回来的可能,我就和张骏商定,等8月底合同到期,再决定是退还是续的问题。5月底,怀着在外多年后回乡常住,能与家人朋友团聚、大块朵颐的喜悦心情,我与张骏话别,飞赴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