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7-02 21:31:53
人设崩塌(七)
当年的张天师,在普通民众中的号召力同样很恐怖。
你刘璋自己不去打张天师,而是怂恿刘备去打。那刘备去了带去的只是军队,去了也只是杀人。杀人容易,诛心难,如果杀了张天师,又怎么能服汉中之民众呢?而且刘备是个志向远大的人,他干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从来就不会做杀人屠城的事情。他要做的,是做威服四海的真正的王者。那么如果在汉中地区大开杀戒,或者取了张鲁项上人头,以后刘备还怎么在汉中长治久安呢。
当然,这些只是背景故事,现实是,刘备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不去攻打张鲁。
刘备和刘璋终于撕破了脸。
再之后,刘备在内,而诸葛亮,张飞,赵云则在外逆流而上入川,双方里应外合,最后包围了成都。即便如此,战争还是持续了两年多,最终结果是刘备逼降了刘璋。
刘备的入蜀之战虽然取得全胜,然而,刘备的人设却从此彻底崩塌。
换句话讲,刘备入川,人品上已经先败了。
日期:2020-07-06 18:21:27
三国鼎立(一)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对于刘备来说是关键的一年。
在西线,刘备取得了对曹操的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备的大将黄忠,还阵斩曹操军中名将夏侯渊,曹操的势力彻底退出汉中,撤到了秦岭以北;在东线,刘备的大将关羽按照诸葛亮规划中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出兵北伐,在襄樊一带取得了对曹操的大捷。东线的锋芒直逼中原,大为震动的曹操,甚至一度动了迁都的念头。
一时间,刘备集团的风头无二。
然而,乐极生悲。
同样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天,东吴部队趁关羽北伐的机会,在背后偷袭了刘备荆州治下的南郡。不仅偷袭了南郡,还在关羽回军驰援的时候,寻找机会杀掉了关羽。关羽的失败,使得荆州尽数丢给了东吴,刘备势力彻底退出了荆襄九郡。刘备的地盘迅速地缩水,变成了只有巴蜀和汉中的偏安态势。这个变化,极大地影响了诸葛亮隆中对中两个拳头打人的战略构想。此后的蜀汉虽然依然有机会,但基本上只能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日期:2020-07-09 21:32:54
三国鼎立(二)
公元221年,曹丕篡汉之后,刘备也自称皇帝,仍定国号为“汉”。至少在名义上,刘备是复兴了汉室,虽然这种复兴带有那么一点点悲壮。
称帝之后的刘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御驾亲征。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义,兵出三峡,进攻东吴。对诸葛亮隆中对起到决定性影响的第二场战役,夷陵之战即将爆发。
如果说赤壁之战是隆中对的通行证,那么夷陵之战则是隆中对的墓志铭。
在中国历史上,夷陵之战是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
我们先看这场战争的目的。战争的目的其实区分起来无非有几个,第一是攻城略地甚至是灭国之战。战争目的是占据更多地盘,获取更多资源,这是一个对战争目的最为直接和粗浅的认识;第二是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围绕这个主要目的,甚至可以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第三是政治目的,也就是说战争只是一种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以战养战”“以打促和”等招数,以战争的形式,来保证政治目的的实现。
日期:2020-07-13 17:27:45
三国鼎立(三)
从这几个角度上,我们来看一下夷陵之战。
刘备出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重新夺回荆州。
根据史料记载,刘备此次出兵充其量带了五万士兵,这五万士兵远征荆州,还要走几百里的水路。劳师远征本来就犯了兵家大忌,在江汉平原上以逸待劳的东吴的兵力,比五万人只多不少。退一步讲,即使刘备能够出奇兵夺取荆州,然而守住荆州也是异常困难的。关羽失荆州的教训之一,就是从益州到荆州战线拉得太长,首尾根本无法呼应。
我们再来看刘备是不是为了杀伤对方有生力量。
夷陵之战的前期,刘备从奉节出发,沿途几百里一直到夷陵。在从崇山峻岭中,沿长江一路层层推进,直到江汉平原的夷陵一带。沿着长江一线,刘备层层设防,甚至还分兵接收了东吴放弃掉的巫山,秭归等山城。实际上,刘备能够到达夷陵前线的士兵人数是有限的。用这样的逻辑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显然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