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7-03-21 00:56:32

很多朋友说楼主多引用国外典故,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典故与文学典籍怎么不谈。其实恰恰是楼主对于国学敬畏,三言两语难以谈清楚。比如不是你看了木心文艺回忆录就是博古通今,你得知道他的大概纲线也是从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得来的,所以很多时候木心一笔带过的地方,是郑振铎解读的东西,郑振铎在写作的过程中,则是参考了英国人约翰·德林瓦特的《文学大纲》(现在可以在大陆买到的版本名为《 世界文学史:插图本(上下卷)》)和美国人马克的《世界文学故事》等材料。

也不是你看了几集刘心武,听了一点蒋勋、白先勇对于红楼的解说,你就明白了红楼梦,更不是你买了一套竖排繁体的二十四史,并且从头到尾看完了,你就了解了中华历史。

不讲很多时候是敬重,更是慎重,如《论语》很多人看了于丹解读,就都看成了鸡汤集,而你不知道的是其中随便拎一句话来讲,没有洋洋洒洒上千字是说不明白的,更何况历来解读的著作就汗牛充栋,比较通行的版本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等,比如《论语集释》中收录的经注就有刘歆《论语注》、包咸《论语章句》、郑玄《论语注》、王朗《论语说》、王弼《论语释疑》、卫瓘《论语集注》、缪播《论语旨序》、缪协《论语说》、郭象《论语体略》、乐肇《论语释疑》、虞喜《论语赞注》、庾翼《论语释》、李充《论语集注》、范甯《论语注》、孙绰《论语集注》、梁觊《论语注》、袁乔《论语注》、江熙《论语集解》、殷仲堪《论语解》、张凭《论语注》、蔡谟《论语注》、颜延之《论语说》、释惠琳《论语说》、沈驎士《论语训注》、顾欢《论语注》、梁武帝《论语注》、太史叔明《论语注》、褚仲都《论语义疏》、皇侃《论语义疏》、沈峭《论语注》、熊埋《论语说》、季彪《论语注》、陆特进《论语注》、颖子巗《论语注》、李巡《论语注》、张封溪《论语注》《论语隐义注》、韩李《论语笔解》等,最简单的一句话很多时候至少有四种以上意见,断非市面上或者教科书上几句白话文翻译那么简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