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小开”架起新的国共之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经中共的三位密使——董健吾、张子华、周小舟,以三条不同的途径多方奔走之后,国共之间日渐沟通,正式谈判的条件日臻成熟了。

前文已经写及:1936年9月下旬,一支奇特的队伍从“红都”保安出发,前往西安。这一群人之中,大多穿国民党军服,唯有一人西装革履。在这支化装成“国民党军事委员代表团”的队伍中,那位“马夫”叶剑英是真正的首脑,而那位戴礼帽、挟黑皮包、穿西装的“秘书”,则是中共特科要员潘汉年。

潘汉年身上,带着周恩来在9月22日写成的致蒋介石的亲笔信。这是一封极为重要的信件。周恩来写道:

介石先生:

自先生反共以来,为正义与先生抗争者,倏已十年。先生亦以清党剿共劳瘁有加,然劳痒之代价所付几何?日本大盗已攫去我半壁山河,今且升堂入室,民族浩劫,高压干四万万人之身矣!近者,先生解决西南事变,渐取停止内战方针。国人对此,稍具好感。唯对进攻红军犹不肯立即停止,岂苏维埃红军之屡次宣言、全国舆论之迫切呼吁,先生犹可作为未闻耶?

先生为国民党及南京政府最高领袖,统率全国最多之军队,使抗日无先生,将令日寇之侵略易于实现,此汉奸及亲日派分子所祈祷者,先生与国民党之大多数,决不应堕其术中。全国人民及各界抗日团体尝数数以抗日要求先生。先生统率之军队及党政中之抗日分子,亦尝以抗日领袖期诸先生。共产党与红军则亟望先生从过去之误国政策抽身而出,进入于重新合作共同抗日之域,愿先生变为民族英雄,而不愿先生变为民族罪人。先生如尚徘徊歧路,依违于抗日亲日两个矛盾政策之间,则日寇益进,先生之声望益损,攘臂而起者,大有人在。局部抗战,必将影响全国。先生纵以重兵临之,亦难止其不为抗战怒潮所卷入,而先生又将何以自处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