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无名火焚毁了蒋介石行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随着蒋介石年事的渐长,到桃园巡视常常仅至慈湖,而较少到位于山区的角板山。1975年蒋介石逝世,更使得行馆顿失主人。蒋经国在居丧期间,则是经常由慈湖至此驻足停留哀思,并发表《梅台思亲》一文。

1976年,蒋经国将角板山老行馆对外开放,让民众瞻仰,为求朴实,外观与陈设保持简朴风格,仅做局部整修。不过为吸引更多青年支持,蒋经国也批准在紧邻行馆处修筑新建筑“复兴山庄”,供青年活动住宿使用,加上由原属“总统府”管理的行馆,均由蒋经国创办的“救国团”[“救国团”成立于1952年,最初因蒋介石发表《告“全国”青年书》,倡议成立青年组织,并交由蒋经国筹备。当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成立,为带有官方色彩的政治性组织,蒋经国任首任主任,制度与“三青团”“共青团”类似。不过在蒋经国主导下,“救国团”不断活化、年轻化,兼办青年寒暑假活动,加上许多受官方禁制景点,唯有“救国团”畅行无阻,因此大受欢迎,也为蒋经国影响力进一步往校园及青年学生延伸。但因“救国团”苏派色彩,遭留美背景的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强力杯葛,最终演变成吴国桢与蒋经国之争。蒋经国自1952年接任“反共救国团”主任,直到1973年卸任,“救国团”被视为“太子”人马聚集地,知名作家柏杨即曾在“救国团”担任文胆。蒋经国后数任“救国团”主任,包括李焕、李元簇、宋时选、潘振球也都被认为是蒋经国亲信。直到近年两岸和缓,“救国团”才申请去除“反共”字样。]一并管理。至于复兴台地原本受甲种山地管制,也在当时解禁,不用向警方申请即可进入宾馆参观,迅速成为假日踏青好所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