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 宁邀襄野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十二岁,比崔五年长十岁,举止活泼似少年,李白碰上了喜趣昂扬之人,总是识面倾心,一见如故,眸光炯炯,满脸洋溢着好奇,却插不上话。崔五则免不了有几分世家子弟的矜持,或则还暗自琢磨,为什么一定要将“十行尽志疏”改成“十行耽志疏”呢?便因此一迳沉默着。只那范十三,应许是惯逐风尘,见多识广,一礼才罢,便道:“久闻孟夫子息影鹿门山,不意近两年于伊阙、邙山之间,却时时听说夫子游踪。”

“伊阙”、“邙山”一前一后夹辅洛阳,没有别的含意,可是范十三刻意不说东都、不提洛阳,也是出于一番含蓄的礼貌。

近年来,隐逸之风随着开科求贤以显岩穴的制度而风行起来,先是“安心畎亩,力田之业夙彰科”,接着便有“道德资身,乡闾共挹科”、“养志丘园,嘉遁之风载远科”,甚至还冒出来一个“哲人奇士,隐沦屠钓科”。褒扬以爵禄,奖掖以功名,当然会出现像卢藏用那样沽名钓誉的“随驾隐士”。天子在处,成行成伍的“夷齐之士”便现身贡策,欲为“圣人参赞”。

许多具备科考资格却苦于榜头没有着落的士人,有的遵循两汉南北朝以来愈益制度化的“献赋”而谋晋身,借文章辞翰之称颂或讽谏,试图打动皇帝,猎取一官半职。有的则随朝廷动静,结交中外大臣,出入各级官署,掉摇文笔,博取声名。这些活动,看在高门大姓的士人眼中,的确有些尴尬。然而朝廷鼓励,察其情志而悯其遭遇者,也不忍苛责。孟浩然本来就是趁皇帝行在东都之际,前往洛下的群士之一,这是范十三蓄意不提洛阳,而讳之以洛阳前后两处地理之名的底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