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章慕尼黑之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即使早就当上了帝国总理,希特勒还是不断追忆国社党在慕尼黑初创的时期。对于他来说那是国社党历史中的英雄时代,一个“斗争的年代”,那时他和战友们结成了秘密的社团,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我们的老国社党员们是好样的,那时一个党员可能失去一切,却得不到任何利益。”国社党在短短4年内就从一个小党派发展成慕尼黑政界举足轻重的力量——首先应该归功于希特勒本人。他走上政坛时是个“想征服整个民族”的“十足的无名之辈”,15年之后他达到了目的。这个独裁者没有忘记,慕尼黑这座大都市是他成就大业的跳板。为了表示谢意,1935年8月他授予慕尼黑“运动之都”的称号。

当然,没有希特勒的因素,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不可能崛起。如果没有希特勒,它只能是德国政坛上众多的民族主义右翼小党派之一。但是同样的,如果没有战后的特殊条件,无论在巴伐利亚还是全德国,如果没有德国战败后的经济困境、社会的不安定和集体性创伤,这个民粹主义的煽动者不可能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摇身变为政界要人。时势对希特勒有利,同时希特勒也比他的所有民族主义右翼政党的竞争者们更巧妙和更无所顾忌地利用了时势。

1920年3月,在东普鲁士的农业长官沃尔夫冈·卡普(Wolfgang Kapp)和驻柏林的国防军第一集团军司令瓦尔特·冯·吕特维兹男爵(Walther Freiherr von Lüttwitz)领导下,右翼的魏玛共和国反对者们进行了第一次企图推翻他们憎恶的魏玛共和国的尝试。虽然政变几日后旋即宣告失败,因为工人阶级通过大规模的罢工让公共生活陷于瘫痪,但是巴伐利亚的反革命力量看到迫使社会民主党人约翰纳斯·霍夫曼(Johannes Hoffmann)辞职的时机到来了。3月16日,邦议会选举现任上巴伐利亚政府总统古斯塔夫·里特尔·冯·卡尔(Gustav Ritter von Kahr)为巴伐利亚总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