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38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21-01-27 08:38:34

天山制霸之空城计(55)

外蒙方面是从两个方向分四路进军:在察罕通古方向上,主力一路由包墩庆(察罕通古北约三站地)自北向南攻击,一路由五云集(察罕通古东约一站地)自东向西夹攻察罕通古,这个方向上外蒙军共计四千人,主帅是萨克札杜布;在布尔根河方向上,一路由乌梁海大道进攻,另一路由白银塙小道夹击布尔根河的中国驻军黄、李两营,这个方向上外蒙的兵力为三千人,主帅是臭名昭著的黑喇嘛丹毕坚赞。

1913年6月17日,外蒙军队正式发动,他们先给察罕通古的新疆军队发了最后通谍,限张键十日内撤出,否则就动手。

杨增新这边接到消息急电詹世奎营星夜兼程救援察罕通古。

外蒙军队进攻前的功课做得也是相当一般,天气、水文什么的都没测算,结果在包墩庆遇到汛期河水暴涨,足足被耽误了十几天。

丹毕坚赞这边一切顺利,7月6日他已经进兵到札萨克赛,这里距离布尔根河六站。

黄鹏远和李策胜把情况报到张键,张键还想分兵加强布尔根河防线,但是杨增新不同意。

杨增新的理由很简单,以现在新疆的部队人数上劣势很明显,不宜分兵。同时,又是取守势,腾挪空间也不大,用兵的灵活性受限。这样只能把有限的人集中到察罕通古来。毕竟察罕通古既是阿尔泰保卫的焦点,而且也是新疆东路的屏障,现在已经屯兵一年多,无论如何不能放弃。

虽然把黄鹏远撤到察罕通古防线,但是李策胜的马队却被杨增新安排沿小路移扎到乌什克,因为这里是察罕通古的后路,如果丢了的话,察罕通古和阿尔泰都变化三面受敌的恶劣形势。

7月9日,杨增新再次致电马福寿加快速度,令他将队伍分成三起,一队进驻元湖,另一队进驻鄂伦布拉克,第三队增援乌什克。同时再从乌鲁木齐派张文林、董履文、马凤章率马队三营继续增援察罕通古,杨增新把目前新疆的精华全砸到察罕通古了。

察罕通古方面的萨克札杜布终于把克鲁伦河的汛期给熬过去了,7月4日,他率军到达察罕通古。当夜,蒙军发起夜袭。

萨克札杜布以骑兵为主,三面布散兵线,宽达三十里,军人装备的大都是单响毛瑟。

张键严令士兵,在堑壕‎­内‎​‎射‎‌击。蒙军发起冲锋后,迎接他们的是新疆军队的枪林弹雨。杨增新刚拨过去的五十万发子丨弹丨到位了,正好赶上。

战斗到凌晨,张键下令出击,大军跃出堑壕反击,蒙军大败。

新蒙首战,外蒙方面被阵毙二百人,受伤无数,被生擒二人,同时损失战马三百多匹。而新疆方面阵亡官兵六十二人,伤九十人。

对于外蒙方面这是一次试探性进攻,而张键的原则却是杨增新早就再三强调过的“当乘其兵力未齐,驻扎未定,迎头痛击,当能得手。”

通过实战,双方对对手的斤两大致心里有了数,前线的张键发现原来自己准备了一年的对手是个草鸡。可是杨增新却很清醒,现在布尔根河的部队已撤下来,战线倒是缩短了,可是蒙军的攻击着力点聚焦到了察罕通古!随着丹毕坚赞的南下,外蒙的军力只会越来越盛,所以考验才刚刚开始。

因此杨增新这边不敢掉以轻心,不断急电催促各路援军:7月12日,董履文营开拔;13日魏得喜营开拔。

1913年7月11日,丹毕坚赞到达察罕通古,指挥了第二次新蒙之战。

丹毕坚赞亲自领三千人正面进攻张键的营地,同时分出八百人绕道新疆军驻地南面山上,这里距离张键的营垒不到五里。

丹毕坚赞令南山上的队伍用开花炮轰击新军营垒,自己则率步兵轮番向新军进攻。

张键一看对手借山势利用炮队,马上也调整自己的部署,派了副团长杨庆明(也是杨增新的侄儿)带备补营营长马得贵,率一个营迂回到南山后面抄击蒙军炮队。

作战过程没什么值得说的,前后打了四个多小时,外蒙军败退。此战蒙军阵亡一百余名,马匹损失两百多,而张键这边共阵亡六人,伤七人,其中就有带队包抄敌后的那个营长马得贵。除了损失了一个高阶的军官外,新疆官军的损失微乎其微,马匹方面损失了四十匹,还主要是因为对方炮击时惊走的。

蒙军的战力依然是那么渣。

虽然两次交手,新疆方面都占了上风,但是按当时杨增新的策略是固守反击,尽量避免主动出击,所以如果外蒙不断增兵来战,恐怕还是凶多吉少。

况且以当时新疆的情况看,杨增新把全部家当都押到新蒙前线上,一旦失利,就得盆盆罐罐玉石俱焚了。

幸运的是,紧要关头大盘形势发生变化,新疆危局得到挽救,使杨增新成为福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