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走亲戚带的食品里,还有一种叫“咯咋”:白面团里放了盐,擀成极薄极薄的片,表面沾上芝麻,烙得酥脆,嚼在嘴里“嘎巴、嘎巴”响,奇香无比。还有“馓子”,是在面粉里加少许盐、糖揉成硬面团,擀成二寸来宽、半尺长的薄片,中间一刀刀切成条,四周还连在一起,炉箅子一般,下热油锅炸脆,口感略似天津的大麻花。

食品准备完毕,装在一个特制的柳条笸箩里。这笸箩一般有一尺二见方,高七寸,里外涂了红漆。闺女出嫁,嫁妆里都有这样的笸箩。笸箩里的花饽饽必须装满,最好装得冒尖,有时花饽饽准备得少,自家的笸箩装不满,就要到邻居家借一个尺寸略小些的笸箩。闺女回娘家,娘家有嫂子、兄弟媳妇;老娘看闺女,闺女家有公婆,所以礼物要尽量体面些。笸箩装满,用红包袱皮严严实实包了,挎在胳膊上,带了孩子出门。

家里来了亲戚,午饭要特意准备,但也就是烙白面饼,炒几个鸡蛋。若时间充裕,也有包顿饺子的。一般不会吃亲戚带来的花饽饽,那样会显得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吃饭时,一家大人、孩子都上桌,大人们边吃边说些过日子的闲话,孩子们却眼睛只盯着盘子里的炒鸡蛋,嘴巴一刻不停地忙活。

走亲戚、家里来亲戚,都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或跟娘回姥姥家,或跟着奶奶到姑姑家,家里准备礼品时,得机会就能吃上一、两个花饽饽;走亲戚那天早上要洗脸,穿最新的衣裳,中午还可以敞开肚皮吃一顿白面饼炒鸡蛋。家中来亲戚,更是大喜事,除中午跟着大吃一顿外,亲戚带来的花饽饽还能断断续续吃上几天。当地人把来家的亲戚称作“qie ”,刘庄一带方言读阴平声,县城口音则是较弱的去声。在街上玩的孩子,隔老远看见自家亲戚来了,会飞跑回家报告;看见来了别人家的亲戚,也会跑到人家高喊:“你家来qie了!你家来qie了!”之后又拐回街上迎接,一群孩子拥簇着亲戚走到家里。亲戚进门,一般会立即解开包袱,拿出两个花饽饽掰开,分给围在跟前的几个孩子。孩子们嚼着饽饽,领了外村的孩子出去玩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