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人物生平
广师博学
杨万里头像
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他“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杨万里(杨文节,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杨长孺的父亲。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被誉为一代诗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作品[1]有《诚斋乐府》。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他“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王武俊睁着醉眼望去,但见王承岳腰上前后缠着扎好的“假马”,缀着的流苏和铃铛叮叮有声,身着红衣,手持个小角弓和桃木箭,英姿勃勃,跃了出来,对着满庭奔散中一对呲牙咧嘴的老年“鬼”喊到,“傩公傩母哪里逃?”
接着连发两根无镞的桃木箭,一箭射中了傩公的后腰,一箭则飞到祖父王武俊的席案前,引得王武俊笑起来,“这个孙儿虽不长在恒冀,可却有好箭术,长大后必然英武。”
“醉司命,醉司命!”此刻王士平和成德大将,及公主府的幕僚们都起哄喊到,害怕王武俊又胡乱说话,便将酒不住地往他口中灌。
司命便是指冬至日家家户户祭祀的灶神,年终灶神要上天言好事,于是人们就用糖和酒涂在灶台处,希望灶神饮酒池塘,昏昏然上天,就不会用口舌搬弄是非了。
瞬间,王武俊就被喝得东倒西歪,连句利索话都说不出来了。
“阿母!”驱傩到侧边回廊处,王承岳见到义阳公主和众侍女赶来,便大喊着扔下弓箭,扑到义阳的怀里。
义阳笑吟吟地将他举起,转了圈,随即交到独孤申叔的手中,“长安城里此日更热闹,我儿要不要去看?”
“那就让独孤叔护持我去。”王承岳毕竟儿童习性,说着就出了庭院,来到马厩所在的甬道处,小靴子踩得雪吱吱作响。
一阵响动,王承岳回头望,自宅的角门已被掩上,独孤申叔抄着衣袖,站在台阶上,笑眯眯的,对王承岳做出往西侧再看的神情。
“大姨娘。”王承岳开心地喊到。
甬道那边,灵虚头戴柘枝花帽子,着五色秀罗袍,腰系银带,下着七间裙,踏着雪而来,然后对王承岳做出个噤声的手势,“今日带你去看杂戏好不好?”
“好啊,好啊。”
于是灵虚牵着承岳,独孤申叔便捧着横刀跟在其后,便和普通官宦人家的母子仆人差不多,自昆明池而出,沿着清明渠旁侧的道路,往安化门而去。
结果刚走出宅院不远,灵虚就听到背后有人轻轻喊了声,“萱淑。”
空气清冷,雪犹未融化,灵虚的鼻尖微微有些发红,她顺着声音回过头去,在有些刺目的阳光下,看到大约七尺外的草市摊铺边,有位个头稍高的男子,身侧有匹白马,男子脸上遮着“方相氏”的面具,面具上绘着金色四眼,上下各二,身上则是青色的半臂衫,外面蒙着灰色的皮裘。
“大姨娘,是方相氏哎,他也是来捉鬼的嘛。”王承岳看着这男子,不断拉着有些呆的灵虚的手。
走近后,男子揭开了面具。
这面容灵虚不知道该说熟悉,还是不熟悉,约莫四十岁的年龄,有些宽阔的额头,细长的眼眶,漆黑的眼珠,修剪齐整的鬓角和八字胡,要说俊美也谈不上,可灵虚看到他下唇的那个浅浅的窝,还是会把持不住自己。
王承岳仰着脸,皱起眉,“你不是?好像在麟德殿内见到你。”
“想要吗?”那男子笑起来,蹲下身躯,把手里的方相氏面具对着承岳扬了扬。
“嗯。”王承岳很爽快地接下来,“啊!”
跟着这声叫喊,承岳觉得身子飞腾起来,这男子将自己完全给举起来,然后越过头顶,坐在了他宽阔的肩膀上,很快承岳就开心地格格笑起来。
“毕竟是父子,这可真的是一见如故。”灵虚想到。
而后自己的手也感到阵被包裹的温暖——高岳牵住了她,又问王承岳,“青龙寺马上有杂戏表演,要看否?下午再带你去月灯阁看马球,行否?”
“好吧,那你和大姨娘要带着我,别走散了。对了,你是?”
“我是你大姨娘府中家丞程衍的弟弟,你唤我程二郎就好。”
于是王承岳就回头,一本正经对独孤申叔摆手,“大姨娘和程二郎伴我便行,你就回去吧!”
“如何使得。”独孤申叔哭笑不得,抱着横刀和马鞭,将大厘雪牵住,跟得更紧了,可始终保持着丈半开外的距离。
因为高岳现在扛着小承岳,还牵着灵虚公主的手,往安化门而去。
不久,青龙寺的彩棚下,高岳和灵虚就像长安城内再普通不过的夫妻般,并肩坐在席位上,王承岳则立在高岳膝上,被抱持着:台上,一名来自蜀地的年轻女郎,身披尼袍,未着襦裙,檀口微开,朱唇轻启,对着人山人海的观众说唱《昭君变》,正所谓: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日期:2020-03-16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