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 著译尖峰 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的新时期里,杨绛除了翻译以外,还积极从事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等多项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累累硕果。

杨绛淡淡的怀旧情绪,在她的散文创作中尤其明显,因而使她的作品不但具有很深的文学价值,同时还颇具史料价值。纵观杨绛全部的叙事散文,多是在追忆往事。这种写作时间与所写内容发生时间的间离,或许只是个人的一种习惯而已,但是这样一来可以不受所谓“现实”的干扰,对所写的东西能看得清楚透彻;二来经历岁月的冲洗,在感情上反而更贴近记叙的对象,保持事实的真实。所以杨绛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阅历的产物。她的散文作品,已经结集的有《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等,另有集外散文多篇。

杨绛的《干校六记》是写七十年代“五七干校”的生活的。她以“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事”、“误传记妄”等片断,从容平实地折射了干校中人与人的关系,反映了她以“静”判动的美学追求。其实,当时学部干校作为清查“五一六”大本营的基地,充满了“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作为这场运动直接受害者的亲属,她内心肯定承受了巨大的隐痛。虽然《干校六记》中反映的学部干校相对和平宁静,正是体现了她的美学追求——含蓄超脱。钱钟书为杨绛《干校六记》所作的序言中特别点明:“‘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