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十年尘世 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年十一月三日,杨绛先在学部大门口的公共汽车站等车,看见钱钟书杂在人群中出来。他过来站在她旁边,低声说:

“待会儿告诉你一件大事。”

杨绛看看他的脸色,猜不出什么事。

等两人挤上车,钱钟书才告诉杨绛:“这个月十一号,我就要走了。我是先遣队。”

尽管天天在等待行期,杨绛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却好像头顶上炸了一个焦雷。因为再过几天是丈夫虚岁六十生辰,他们商量好:到那天两人要吃一顿寿面庆祝。再等着过七十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了。可是只差几天,等不及这个生日,他就得下干校。

“为什么你要先遣呢?”杨绛不解。

“因为有你,别人得带着家眷,或者安顿了家再走;我可以把家撂给你。”钱钟书说。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它是贯彻毛泽东的“五七指示”而采取的模式,即下放农村走劳动锻炼的“五七道路”。

一九六九年林彪的“一号通令”成了驱赶人们离开城市的最后通牒。由于“文革”而减少或中止业务工作的许多单位,纷纷在全国各地开办五七干校。仅中央、国务院所属部门在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十八个省区,便创办五七干校一百零六所,共约十万多名干部。其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全部下放河南省。

王洪文曾经说过:“不听话的统统把他们送到五七干校去劳动”,用五七干校这种形式来排斥异己,对知识分子进行身心迫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