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根盐柱和一个达尔文故事:读冯内古特《加拉巴哥群岛》 好看而悲伤的小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猜想,这是冯内古特闷闷不乐的原因——既然,在《五号屠场》中投弹杀人的只是“汽车装配厂工人”,在《加拉巴哥群岛》中造成灭绝的甚至不是人只是“巨脑”,没有凶手,也就难以破案;没有特定的为恶者,也就失去了可以简单呐喊革命打倒的对象。

因此,冯内古特的小说,除了一股深沉的、哀伤的、末世的晦暗人文色泽在底层徘徊不去之外,我想,可能不大容易让台湾现阶段的文学评论者乐于赞美(除非震慑于他的威名)。因为冯内古特实在太冷静、太世故、太复杂、太节制了,他不喊痛、不大声控诉谴责,比方说,在《五号屠场》里战俘列车那一场,冯内古特不仅不一头栽进去痛快描写一番,甚至还有心情说笑话,简直是无动于衷了。

更要紧的是,他的小说太好看了,而且,在美国卖得非常好——冯内古特自己曾荒谬地解嘲:“我想我是惟一自德累斯顿大轰炸获利的人……平均每死一人我就赚四块钱版税。”

聪明而且爱说笑话的冯内古特,总有办法找到夸张有趣且充满想像力的方式进行他的末世小说。在《五号屠场》中,大轰炸幸存回来报信的主人翁毕勒(自称)是一个被外星人抓走放回、从此能自由出入时间、因此死亡不过是“这个人在此一特定时刻正处于不良情况,但他在其他许多时刻中却活得好好的”的人;而《加拉巴哥群岛》的叙述者,则根本是个一百万年后的鬼魂,时间之于他是完全透明的,他知道且提前揭示了所有的结果,包括谁马上会死去(冯内古特甚至在每个准死人名字前预先打上记号)——当然,知道死亡马上来临、不同的死亡意义理解,并不代表你能阻止死亡本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