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解读《浮士德》 宗教和艺术的境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无所不包者,无所不养者,不正是包含着又养活着你、我、他?天空不正是形成穹隆于上,大地不正是坚固地静卧于下?永恒的星辰不正是亲切回顾地升到天上?我不正是眼睛对眼睛地凝望着你,万物不正是拥向了你的头脑和心,并在永恒的秘密中或隐或显地活动于你身旁?用这一切充满你的心吧,尽管它是那么庞大,如果你完全陶醉于这种感情,你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它。管它叫幸福!叫心!叫爱!叫上帝!”

以上这段话是浮士德被虔诚纯洁的玛加蕾特追问他对宗教的态度时说的。虽然浮士德终生讨厌教士,但他对基督教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他并不反对宗教精神,不如说他本人就浸透了宗教的情怀,他的追求也不时与宗教的追求交叉,但是他身上那强大的冲动却常常免不了亵渎宗教。

整个浮士德与玛加蕾特的爱情过程都体现了浮士德这种矛盾的态度。最初,浮士德与玛加蕾特一见钟情,她身上吸引他的是青春的艳丽,生命的洋溢,性感的魅力。接着,当他同梅菲斯特潜入她的小房间时,那种朴素的宗教氛围又深深地打动了他,这种氛围使他不由得要抑制自己邪恶的肉欲,并自觉有罪。然而终究肉欲是没法抑制下去的,浮士德只好犯罪了。玛加蕾特对宗教的虔诚在情窦初开的浮士德眼中不是削弱,而是增加了她的美,这是因为浮士德自己的血液里也流淌着这种虔诚,只不过他要用另外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一种亵渎的崇敬,一种背叛似的皈依。浮士德爱玛加蕾特,爱她的纯真、温柔、热情、生动和专一,他的爱使玛加蕾特陷入致命的矛盾。玛加蕾特则是爱浮士德年轻与英俊,热烈与潇洒,实际上暗地里,她还爱他大胆吐露真情的方式。她对宗教的虔诚并不因这爱而减弱,反而是越爱得深,信仰起的作用就越大,到了爱的最后阶段,她就用年轻的生命的牺牲来完成了自己的信仰,牺牲使高贵的灵魂得救了。她的结局是非常符合真正的虔诚信徒的模式的,最后她没有接受浮士德的要求跟他逃出监狱,是因为他们两人的道路分岔了,她坚持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赎罪,她一点都不想再活,一心向往的就是马上死去。浮士德也早就隐约地预感到了这种结局,也许这就是她深深吸引他的地方?玛加蕾特的矛盾在青春的活力与宗教感的压制之间愈演愈烈,导致牺牲的惨剧;浮士德对玛加蕾特的追求则在更为复杂的模式中展开,他被玛加蕾特天使般的性情迷住,他也努力使他和她的爱达到纯粹的境界,他甚至可以为爱人做一切,但他决不赞成肉体的牺牲,因为蔑视肉体违反人的本性。可以说他们俩都按自己的信念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承担到了最后,尽管各自的道路不同,境界却很一致,所以两人最后才会在天上汇合。玛加蕾特对自己的谴责出自宗教信仰,浮士德对自己的谴责则出自自我意识,二者都是同样的深刻,但浮士德的观念显然更为包容、广阔、合乎人性,因为它强调的不是肉体的牺牲,而是对这肉体的不断认识,不断发掘内在的能量,最后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