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辑 风范与风物 在人生的天平上——纪念吴泽霖先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的前辈,五四运动时代的青年中,确有许多后来长成为这个世纪我国学术事业的奠基人。他们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有较广阔的学术底子,凭一己的天赋,在各自的专业里,执着坚持,发愤力行,抵得住疾风严霜,在苛刻的条件下,不求名,不求利,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我国学术的基础,打下一个个结实的桩子。不久前永息的吴泽霖先生就是其中我熟悉的一个。

吴泽霖先生一生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专业是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事业。正如一位长期协助他工作的同志所说的:“吴老为我国少数民族文物事业的发展灌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他走到哪里,就把这专业的种子撒在哪里。他这种锲而不舍地追求科学、振兴民族文化事业献身的精神,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殉道者的境界。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创始人和最有权威的民族博物馆专家。”

博物馆的事业在中国已有百来年的历史,如果把私人对珍贵文物的收藏作为博物馆的起点,那就更加源远流长了。但是少数民族的文物能在博物馆中取得应有的地位,据我所知,那是从吴泽霖先生开始的。

吴泽霖先生早在抗战开始,随大夏大学由上海西迁贵阳。他就在该校建立了民族文物陈列室。1940年在贵阳举办了三次贵州省少数民族文物图片展。这是少数民族文物在贵州第一次公开展出,当时报纸誉为“国内首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