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值得同情的遭遇——印度影片《流浪者》观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流浪者》的制作人、导演兼主角演员拉兹·卡普尔说:

“几世纪来,印度的社会制度一直遭受着种姓制度的灾害,过去一代代的人民,只因为他们生于种姓低的家庭,以致被宣告不适于从事较上流的职业。此外,在英国人统治时期,英国统治者更把这些部落宣布为‘犯罪的部落’,并认为出生在这些部落的男女孩子,都是当然的潜在的罪犯。”卡普尔根据作家克·阿巴斯的作品拍摄了影片《流浪者》,反驳这种错误的见解,他说:“影片带来的是伟大的社会的普遍真理的声音——‘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

看了《流浪者》以后,我深深地承认这部影片是能紧紧抓住人们的思想的,而且就技术方面来说,也可以算是印度电影中一部最复杂最完善的作品。

一个被所谓“上流社会”家庭所遗弃的男孩子的命运,博得了观众无限的激动与同情。

和他的二十几年痛苦流离的生活发生着关系的,除了他的顽固、残忍、伪善的法官父亲拉贡纳特,和被他的法官父亲根据“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谬论,判成罪人,逼成强盗的扎卡,以及他的纯洁、热情、富有正义感的女友丽达之外,就是他的善良、懦弱、值得我们同情的母亲,里列。

她是这部影片里最值得同情的牺性者,虽然她并不是主角。

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在礼教压迫下的旧社会的贤妻良母怎样地被欺压,被折磨,以至于被杀害;可是她直到万分痛苦的临终,还没有怀恨她的顽固、残忍的丈夫,她还希望得到他的原谅。到她丈夫走到她床前,向她道歉,请她原谅的时候,她就惊喜过望地“安心”死去!看,这吃人的礼教,把一个应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反抗的精神的女性,管束成这样驯懦的一个“贤妻”!我们看到这里,能不引起心头的愤激么?能不同意她的儿子拉兹愤怒地说:“就是他折磨了我母亲一生,让我们母子遭了多少苦难,我不用他原谅我,他应该来求我们原谅他。”和“我一定要给你报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