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节 青春的沦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无论人间是否总是存在"可爱的手",无论友谊能否地久天长,人的个性却倾向于始终如一。个性是人的命运,而"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抹煞我的个性"。

但是,不管怎样青春却无法抹煞,无论如何它总要崭露头角。正是在中学后期,在准备报考大学的过程中,卡夫卡经历了本章开头所述的那场柏拉图式恋爱。

与塞尔玛·珂恩的那场恋爱,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在那场精神恋爱中,卡夫卡显示出了他血液中"洛维家族"的气质,表现得纯真、温柔而敏感。20多年后他写道:"作为一个男孩,我保持了纯洁,对性爱没有兴趣,不像现在……引起我注意的,只是不惹人注目的事情……例如,大街上我眼里那些最美、穿着最漂亮的女人,多半并不是好女人"。Ernst Pawel, The Nigntmare of Reason:A Life of Franz Kafka,P.75.卡夫卡与胡果·贝尔格曼同窗12年,无话不谈,唯独不涉及性的问题,也反映了他这方面的气质。

然而,人虽非野兽,但也并非天使。每个人的天性中既有纯真的东西,也有着相反的东西。尤其是,卡夫卡早年的不幸使他容易为"肮脏"所污染,而在一个"肮脏"的世界上,他更是难以避免遭受污染的命运。在他的青少年时代,欧洲正蔓延着世纪末的颓废情绪,资本主义正在走入全面的大规模消费时代;人们对性与爱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消费眼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上,尤其在当时像熟过了头的苹果一样正在走向腐烂的中欧,尤其在布拉格这纷乱、冷漠、而又潮热的"童床"上,一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不管怎样都会受到重大的冲击,他自谓的纯洁也值得打上某种问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