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衣食住行 历代茶炉质地各不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初洪武年间,无锡惠山的“听松庵”有一个主持和尚,叫性海,为时人敬重推崇。平日空暇的时候,常常汲取山泉煮茶以自娱。当时有一个浙江湖州的善于制作竹器的人对他说:“法师酷爱饮茶,我用竹子给您做茶具,行吗?”性海听了,觉得这个想法很新颖,于是就由性海亲自设计,由制竹者精制而成一个茶炉。这个茶炉“圆上而方下,高不盈尺”,以细土为胎,外编竹为廓,胎土“甚坚密”,用手轻轻敲击会发出“铿然”的金石之声。炉身中空。

这个竹炉制好后,一直为性海所使用、珍藏,至清乾隆南巡时,这个竹炉还存于庵中,受人珍视。

这则笔记说明,在明代时,用竹子做茶具还不是很流行。宋代时茶炉的形制与质地同唐代相似,呈古鼎形。到了明代时,比较讲究用铜炉和竹炉。当时浙江有一个姓潘的工匠铸的铜器非常之好,被称之为“潘铜”,和华亭(今上海地区)姓胡的工匠铸的“胡铜”,都曾经名噪一时。明代时也有主张用铅或锡制作“茶瓶”来煎水,亦称“煎水瓶”。

明代用“竹炉”煎水煮茶虽然不很流行,但也不是绝无仅有。明初谢应芳《煮茗轩》诗中有云:“午梦觉来汤欲沸,松风初响竹炉边”,就谈到了煮茶的“竹炉”。当然,现在喝茶都是冲饮,茶炉就都用不着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