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篇 雄瞻浩博——清代文学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

——徐麟《长生殿序》

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

——吴舒凫《长生殿序》

戏曲经历元、明、清三代,由成立而发展完成,在体制、内容、音乐和表现方式上都不断地变化改进,到清代形成“唱念做打”兼备的文艺形式,达到很高的成就,以传奇最为盛行。清初沿用明代以“昆曲”演唱,清高祖时“乱弹”代之而起,主要以皮黄(西皮调、二黄腔混合而成)为重心,包括多种腔调,最后成为近代“京戏”的一种重要乐曲。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在清代的传奇中都颇有名。洪昇的《长生殿》颇邀时誉,相传康熙年间京城流传“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谚,后者所指即是《长生殿》中“一枝花”。

洪昇(公元1645—1704年),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入国子监肄业,终身未入仕。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作《沉香亭》传奇,后改写为《霓裳舞》。至二十七年,又重取更订之,易名《长生殿》。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因在清圣祖孝懿温诚仁皇后佟佳氏大丧期间于寓所演出,被言者所劾,革去国子监学生籍,一时株连达50人左右。时人诗云:“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年被迫离京,返回杭州。但这期间,《长生殿》的影响却愈来愈大。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集南北名流胜会,长筵三昼夜,由名优扮演《长生殿》,洪昇应邀赴会,一时传为盛事。但是自南京返回途中在乌镇失足落水而亡。洪昇一生坎坷,对于社会现实颇多不满。他是和孔尚任齐名的剧作家,作品有传奇《长生殿》,杂剧《四婵娟》一种传世,另有《锦绣图》待考。其余作品均佚。今人章培恒著有《洪昇年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